[发明专利]一种低氧含量铜铁合金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47349.7 | 申请日: | 2021-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3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周斌;田东松;郭创立;孙君鹏;刘向东;孟建鑫;梁相博;高斌;王杰飞;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斯瑞先进铜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1/03 | 分类号: | C22C1/03;C22C1/06;C22B9/04;B22D7/00;C22C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刘婷 |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氧 含量 铁合金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氧含量铜铁合金的制备方法,涉及有色金属合金技术领域,包括S1、配料:将CuFe母合金与脱氧剂CuTi合金作为原料;S2、装炉:将配好的原料装入坩埚内,将脱氧剂CuTi装入二次加料盒内,再将坩埚放置在真空熔炼炉中;S3、抽真空:开启机械泵待炉内真空度р≤0.08MPa时,开启罗茨泵抽真空至真空度р≤4Pa;S4、熔炼:对原料进行真空熔炼;S5、浇铸:将得到的铜铁合金液导入铸模中进行浇铸;S6、出炉:浇铸完成后,冷却60分钟后出炉;此方法制备的CuFe合金,氧含量低,组织致密,少气孔、夹杂,无宏观、微观偏析等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低氧含量铜铁合金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铜铁合金既具有铜优异的导电性,热传导性,延展性,弹性,又具有铁优异的耐磨性,强度,硬度,磁性等性质,表现出独有的且优越的特点,近几年受到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的广泛关注,如以三星、LG为主的OLED手机、5G终端、触摸屏等市场,基于CuFe5材料优异的散热特性、蚀刻特性,对0.012mm-0.02mm(箔)厚的CuFe5箔材兴趣很大;以日本白光,德国威乐为首的集成电路焊接市场,基于CuFe40材料优异的耐蚀性(Sn的侵蚀)、回温性,对Φ6mm~Φ12mm的CuFe40棒材需求很大。
目前所生产的铜铁合金氧含量普遍较高,主要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Fe非常容易与氧结合,发生氧化,导致材料组织中存在很多硬质的氧化铁颗粒,对后续的板带、丝材加工带来严重的影响作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氧含量铜铁合金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氧含量铜铁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配料
将CuFe母合金与脱氧剂CuTi合金作为原料,原料中Fe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为5%-95%,Fe元素以CuFe母合金的形式加入原料中,脱氧剂CuTi合金中Cu和Ti的质量比为1:1,脱氧剂CuTi合金在原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05%-0.3%,根据所制备成品铜铁合金中Fe元素的含量,计算需要添加脱氧剂CuTi的含量,将计算好的脱氧剂CuTi留作备用,余量为Cu元素,Cu元素以CuFe母合金和脱氧剂CuTi合金的形式加入在原料中;
S2:装炉
将配好的原料装入坩埚内,所述坩埚为无碳坩埚,将脱氧剂CuTi装入二次加料盒内,再将坩埚放置在真空熔炼炉中,合上炉盖,关闭放气阀,清理观察窗;
S3:抽真空
开启机械泵,打开低真空挡板阀开始抽真空,待炉内真空度р≤0.08MPa时,开启罗茨泵抽真空至真空度р≤4Pa;
S4:熔炼
对真空熔炼炉进行加热升温,先将真空熔炼炉功率升至20KW-30KW,保温5min-10min,再将真空熔炼炉功率升至40KW-50KW,保温5min-10min,然后再将加热功率升至60KW-70KW,梯度升温处理目的是使坩埚内原料上下温度达到均匀,待坩埚内原料上下达到均匀后,打开二次加料盒,加入脱氧剂,转动坩埚旋转手柄,使得脱氧剂能够与炉料充分接触,保持2min-5min后;将真空熔炼炉功率降至15KW-20KW,打开充氩气阀,向炉体内充入高纯氩气,待炉内压力升至0.08Mpa时,关闭充氩阀,升功率至65KW-75KW,精炼1min-2min,降功率至35KW-45KW,保持0.5min,得到铜铁合金液;
S5:浇铸
将得到的铜铁合金液导入铸模中进行浇铸,先以2±0.5t/min的速度进行浇铸,浇铸时长20s,再以6±0.5t/min进行浇铸,浇铸时长40s,再以1±0.5t/min的速度浇铸20s。
S6:出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斯瑞先进铜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斯瑞先进铜合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473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