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污水离心负压旋转沉淀装置及其实施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28028.2 | 申请日: | 2021-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4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 发明(设计)人: | 兴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1D21/26 | 分类号: | B01D21/26;B01D2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知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84 | 代理人: | 孙长江 |
| 地址: | 117004 辽宁省本***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污水 离心 旋转 沉淀 装置 及其 实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污水离心负压旋转沉淀装置,同时还公开了一种生物污水离心负压旋转沉淀装置的实施方法,包括底座件和活动安装在底座件上端的沉淀罐,开启电机工作,使得转轴旋转,即可使得齿轮A旋转,通过皮带轮A、皮带本体和皮带轮B的配合,即可使得旋转杆旋转,螺纹杆贯穿沉淀罐内部,中杆安装在螺纹杆的上端,旋转叶安装在中杆外表面,使得中杆和旋转叶旋转,过程中在离心腔室内部形成离心式旋转,便于将污水与沉淀物进行分离,污水中的沉淀物沉淀在底部及其侧边,较大的沉淀物通过通孔和穿孔进入侧端部与内筒体形成的封闭腔室内部,细小的沉淀物通过螺纹套进入负压腔室的内部,便于全面的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污水离心负压旋转沉淀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污水处理可应用于石油、石化、化工、冶金、机械、皮革、煤气化、食品、酿造、日化、印染、制药、造纸及城市污水等诸多类型的污水处理以及江河湖泊等大面积水域的污水处理。用益益久生物复合制剂处理的污水,其产生的固态物质大多数情况下可用作生物肥料和生物饲料,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二次污染,真正做到变废为宝,在生物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污水中的水和沉淀物进行沉淀分离。
现有的污水沉淀装置仅仅是将污水放置在污水池中,然后静置待到沉淀物均沉淀在水底方进行分离,耗费时间较长,且现市面上有存在离心旋转的方式进行沉淀,但无法对细小和较大的沉淀物均进行分离,较小的杂质仍然保存在污水中较难分离,使用效果不好。
针对以上问题,对现有装置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生物污水离心负压旋转沉淀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污水离心负压旋转沉淀装置及其实施方法,操作人员将污水注入沉淀罐的内部,并盖好上盖,开启电机工作,使得转轴旋转,即可使得齿轮A旋转,通过皮带轮A、皮带本体和皮带轮B的配合,即可使得旋转杆旋转,螺纹杆贯穿沉淀罐内部,中杆安装在螺纹杆的上端,旋转叶安装在中杆外表面,旋转叶设置有多组,且均安装在中杆的外表面,且中杆沿中杆的外表面从上到下长度依次减短,使得中杆和旋转叶旋转,过程中在离心腔室内部形成离心式旋转,便于将污水与沉淀物进行分离,污水中的沉淀物沉淀在底部及其侧边,较大的沉淀物通过通孔和穿孔进入侧端部与内筒体形成的封闭腔室内部,细小的沉淀物通过螺纹套进入负压腔室的内部,便于全面的分离,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污水离心负压旋转沉淀装置,包括底座件和活动安装在底座件上端的沉淀罐,沉淀罐的上端活动安装有盖体,沉淀罐的外表面贯穿安装有出料管,出料管与阀门连接,沉淀罐的下端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加工在底座件上表面的凹槽中,且底座件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脚。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底座件内部的电机和电机输出端的转轴,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皮带轮A,转轴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齿轮A。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还包括有一端与皮带轮A活动连接的皮带本体和与皮带本体另一端活动连接的皮带轮B,皮带轮B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旋转杆,且旋转杆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与沉淀罐下端固定连接的齿轮B,齿轮B与齿轮A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盖体包括一端与沉淀罐上端活动连接的上盖和与上盖贯穿连接的管道,管道的下端设置有伸缩管,伸缩管的下端设置有抽水管,抽水管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悬浮件。
进一步地,沉淀罐包括加工在沉淀罐内部的内筒体和设置在内筒体内部的负压筒体,负压筒体的内部为离心腔室,负压筒体的下端与内筒体的内部构成为负压腔室。
进一步地,旋转杆包括贯穿沉淀罐内部的螺纹杆和安装在螺纹杆上端的中杆,以及安装在中杆外表面的旋转叶,旋转叶设置有多组,且均安装在中杆的外表面,且中杆沿中杆的外表面从上到下长度依次减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学院,未经辽宁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80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