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异形微孔破坏强度极限判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526571.9 | 申请日: | 2021-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8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哲;赵欣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3/26;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马进 |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异形 微孔 破坏 强度极限 判定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陶瓷异形微孔破坏强度极限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测量陶瓷表面微孔的几何形貌;
将表面微孔的几何形貌特征参数和先进陶瓷材料参数代入预定的极限判定模型,计算得出与类梯形截面微孔相同截面积时,对称规则微孔作用下先进陶瓷的强度极限;
根据计算得到描述微孔形状复杂程度的系数;
将和代入公式,得到类梯形截面微孔作用下先进陶瓷的强度极限;
所述极限判定模型为,其中,为断裂韧性,为微孔垂直于拉应力方向上截面积,为垂直于最大拉应力方向上微孔表面的尖端半径,为与材料泊松比有关的常数,为类梯形截面微孔斜边与微孔长度方向夹角;
所述表面微孔的几何形貌包括:微孔两端对应两个尖端半径和、微孔两端深度和、微孔长度;,;
比较与原始强度的大小,若<,则该微孔会导致先进陶瓷在低于原始强度值时发生断裂,强度极限降低,反之,则无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异形微孔破坏强度极限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泊松比为0和0.3时,为0.629和0.650,泊松比为其他值时,值通过插值法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异形微孔破坏强度极限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范围为0.82~1,不包括端点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异形微孔破坏强度极限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陶瓷材料中微孔尺寸和形状的不规则时,所述取两端对应两个尖端半径和的最小值。
5.陶瓷异形微孔破坏强度极限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测量陶瓷表面微孔的几何形貌;
计算模块:将表面微孔的几何形貌特征参数和先进陶瓷材料参数代入预定的极限判定模型,得出与类梯形截面微孔相同截面积时,对称规则微孔作用下先进陶瓷的强度极限;
根据计算得到描述微孔形状复杂程度的系数;
将和代入公式,得到类梯形截面微孔作用下先进陶瓷的强度极限;
所述极限判定模型为,其中,为断裂韧性,为微孔垂直于拉应力方向上截面积,为垂直于最大拉应力方向上微孔表面的尖端半径,为与材料泊松比有关的常数,为类梯形截面微孔斜边与微孔长度方向夹角;
所述表面微孔的几何形貌包括:微孔两端对应两个尖端半径和、微孔两端深度和、微孔长度;,;
研判模块:比较与原始强度的大小,若<,则该微孔会导致先进陶瓷在低于原始强度值时发生断裂,强度极限降低,反之,则无影响。
6.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及存储介质;
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指令进行操作以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7.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657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