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目标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渐进约束支配法则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26267.4 | 申请日: | 2021-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2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平;李俊乐;张文港;王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F111/04;G06F111/06 |
| 代理公司: | 湖南乔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62 | 代理人: | 安曼 |
| 地址: | 4112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目 支配 排序 遗传 算法 渐进 约束 法则 | ||
1.一种双目标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渐进约束支配法则,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则先对优化目的建立约束条件与双目标对应的目标函数;计算第a代种群Ra中个体xai的渐进被支配数;再根据渐进被支配数是否为零,对种群Ra进行分种排序;从排序后的种群中选取个体作为下一代的父代种群;计算该下一代父代种群生成的种群Ra+1中各个体的目标函数,用于输出新的父代种群,直至满足迭代终止条件,输出最终种群,得优化结果;
其中,个体xai代表优化对象的某一具体数值,个体xai的渐进被支配数是指不同约束状态下种群Ra中能支配个体xai的个体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目标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渐进约束支配法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建立优化目的对应的约束条件与双目标对应的目标函数f1(x)与f2(x);
步骤b)初始化种群参数,随机产生第一代父代种群Pa,将Pa中每个个体分别带入f1(x)与f2(x)中得到对应的目标函数值,并对Pa进行快速非支配排序得到每一个个体的rank值与拥挤度;
步骤c)根据Pa每一个个体的rank值与拥挤度,将第a代父代种群Pa通过选择、交叉、变异产生第a代子代种群Qa;Pa与Qa合并后得到第a代种群Ra={Qa∪Pa},将每个个体xai(i=1,…,2M)分别带入f1(x)与f2(x)中得到对应的目标函数f1(xai)与f2(xai)值;
步骤d)根据步骤(c)所得第a代种群Ra中每个个体xai的f1(xai)和f2(xai)值,求得各个体xai的总渐进反约束度;
步骤e)根据步骤(c)与步骤(d)中所得Ra中每个个体xai的f1(xai)和f2(xai)值及其总渐进反约束度,计算其对应各个体xai的渐进被支配数;
步骤f)将渐进被支配数为零的个体从第a代种群Ra移入种群Ua中,并标注其支配等级为rank;
步骤g)判断步骤(f)所得第a代种群Ra中的个体数目是否为零,若不为零,则rank加1后,将Ra中剩余个体对应的渐进被支配数减1,返回步骤(f);若第a代种群Ra中的个体数目为零,则计算Ua中各个体的拥挤度,然后进入步骤(h);
步骤h)对Ua中各个体进行排序,具体为:rank值不同的个体按rank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序,rank值相同的个体按拥挤度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得排序后的种群U’a;
步骤i)将步骤(h)所得排序后的种群U’a中前M个个体作为下一代的父代种群Pa+1;
步骤j)判断迭代次数是否达到最大迭代次数Kmax;若达到,则输出种群Pa+1;否则,迭代次数a加1,返回步骤(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62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