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塑法生产PVC-O管的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23971.4 | 申请日: | 2021-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6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恒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55/26 | 分类号: | B29C55/26;B29C35/04;B29C35/16 |
| 代理公司: | 天津知晓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53 | 代理人: | 丁晓玥 |
| 地址: | 835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霍***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塑 生产 pvc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塑法生产PVC‑O管的设备,包括设备机架主体,所述设备机架主体的外壁两端对称连接有两组合模油缸,所述设备机架主体两侧外壁设置有接水槽,所述合模油缸的输出端皆与运动组件连接,所述运动组件连接固定在设备机架主体内壁上,所述设备机架主体内设置有升降油缸,且升降油缸的输出端与链条推拉机构连接,所述链条推拉机构与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内设置有主模具;重塑法PVC‑O管设备通过一定温度的热水对模具内的PVC管加热,温度均匀,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生产稳定,合格率,重塑法不需要二次对承接口制作,因为模具的内腔形状就有承接口的形状,生产效率高,能耗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VC塑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重塑法生产 PVC-O管的设备。
背景技术
PVC原料通过挤出机的机头和口模以及喷淋系统等挤出PVC管材,然后再经过红外线加热系统对管材进行加热,使管材的温度达到玻璃化温度后再通过扩张模具对PVC管材进行轴向与径向拉伸,再通过冷却定形、切断,然后再对PVC管材需要制作承接口的一端进行加热完成扩口等工序,至此完成PVC-O的生产,此生产工艺也称为一步法。
但是现有的重塑法生产PVC-O管的设备仍存在一些弊端,1.设备的红外线加热系统很长,要保证每段的温度相同很难,极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生产不稳定,合格率低;2.生产出来的PVC-O管因为是一步法,管材的承接口无法同步制作,还需要对管材的头部进行加热后才能制作承接口,效率低,能耗大;3.因为是一步法,对管材的拉升率只能达到1.6,管材增加的强度不太高,材料等级只能达到400 级;4.一步法生产工艺把所有的生产工序都连接到了一起,造成设备臃肿庞大,占地面积很大,对厂房的要求很高,其中一个工序不正常就会造成整条流水线的停机,浪费很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重塑法生产PVC-O管的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重塑法生产PVC-O管的设备,重塑法PVC-O管设备通过一定温度的热水对模具内的PVC管加热,温度均匀,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生产稳定,合格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塑法生产PVC-O管的设备,包括设备机架主体,所述设备机架主体的外壁两端对称连接有两组合模油缸,所述设备机架主体两侧外壁设置有接水槽,所述合模油缸的输出端皆与运动组件连接,所述运动组件连接固定在设备机架主体内壁上,所述设备机架主体内设置有升降油缸,且升降油缸的输出端与链条推拉机构连接,所述链条推拉机构与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内设置有主模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运动组件包括与合模油缸输出端连接的机头模具连接结构、与机头模具连接结构的一端固定的滑杆、与滑杆的另一端固定的机头模具和与机头模具滑动连接且固定在设备机架主体上的连接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合模油缸与机头模具连接结构、滑杆、机头模具和连接杆构成水平方向往复运动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杆在机头模具连接结构和机头模具之间设置有三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在设备机架主体内前后对称设置有两组。
所述转槽开设在螺栓杆的左端位置处,所述升降机构内设置有链条,所述链条的两头分别连接链条推拉机构和主模具连接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备机架主体生产的 PVC-O管分子双轴取向而形成为网状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备机架主体内工艺步骤为:
S1:上件;
S2:主模具下降;
S3:合模;
S4:进热水;
S5:冷水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恒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疆恒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39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