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束灭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18871.2 | 申请日: | 2021-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8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崔爱军;张立锋;朱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61L2/08 | 分类号: | A61L2/08;A61L2/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陈煌辉;张颖玲 |
| 地址: | 1024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束 灭菌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束灭菌系统,该电子束灭菌系统包括用于运输货箱的灭菌输送线、电子加速器、第一辐射屏蔽体和预制的第二辐射屏蔽体,电子加速器用于向灭菌输送线上的货箱辐射杀菌用的电子束,第一辐射屏蔽体设置有用于容纳灭菌输送线的容纳通道,第一辐射屏蔽体的底端设置在承载面上,至少部分容纳通道的顶侧敞开;第二屏蔽模块扣设在容纳通道的敞开部分上,以共同形成用于容纳电子加速器的辐照空间,第一辐射屏蔽体设置有货箱输入口和货箱输出口,容纳通道经多次弯折并连通货箱输入口和货箱输出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束灭菌系统能够实现低温环境下的有效灭菌,采用模块化预制提高了施工效率,能有效减少电子束的泄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灭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束灭菌系统。
背景技术
在跨国冷链运输中,由于跨国运输具有时间长、路途远以及各国进出口政策存在差异的突出特点,冷链服务过程中的产品受到病菌污染而随物流广泛传播的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尤其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由于国外疫情的长期化、广泛化和复杂化,对进口冷链货物以及货箱进行预防性灭菌成为了防范境外新冠输入的重要措施。
在现有技术中,防疫消毒技术主要采用化学消毒和紫外消毒等常规技术手段。但是,冷链运输中低温环境的特殊性会严重影响常规手段的灭菌消毒效果,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低温消毒手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适用于低温环境进行杀菌消毒的电子束灭菌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束灭菌系统,该电子束灭菌系统包括:
用于运输货箱的灭菌输送线;
电子加速器,用于向所述灭菌输送线上的货箱辐射杀菌用的电子束;
第一辐射屏蔽体,所述第一辐射屏蔽体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灭菌输送线的容纳通道,所述第一辐射屏蔽体的底端设置在承载面上,至少部分所述容纳通道的顶侧敞开;
预制的第二辐射屏蔽体,所述第二屏蔽模块扣设在所述容纳通道的敞开部分上,以共同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电子加速器的辐照空间,所述第一辐射屏蔽体设置有货箱输入口和货箱输出口,所述容纳通道经多次弯折并连通所述货箱输入口和所述货箱输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屏蔽体包括外屏蔽墙体和内屏蔽墙体,所述外屏蔽墙体将所述内屏蔽墙体围拢在所述外屏蔽墙体的内侧,所述外屏蔽墙体与所述内屏蔽墙体共同限定形成所述容纳通道,所述外屏蔽墙体远离所述电子加速器的一侧形成有所述货箱输入口和所述货箱输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屏蔽体包括屏蔽隔板,所述外屏蔽墙体形成有缺口,所述屏蔽隔板穿设在所述缺口中,所述屏蔽隔板的一端与所述内屏蔽墙体连接,所述屏蔽隔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外屏蔽墙体的外侧,所述屏蔽隔板将所述缺口间隔出所述货箱输入口和所述货箱输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束灭菌系统包括分拣装置,所述灭菌输送线包括输入输送线、输出输送线、灭菌线和返回线,所述输入输送线的输送末端与所述灭菌线的首端衔接,所述灭菌线的输送末端与所述返回线首尾相接以形成循环灭菌线,所述分拣装置设置在所述灭菌线的输送末端、所述返回线的输送首端、以及所述输出输送线的输送首端的交汇处,所述返回线上设有翻转机构,所述电子加速器配置在所述灭菌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88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能表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 下一篇:电能表夹持固定装置及电能表检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