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铌酸锂波导结构中产生二次谐波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14499.8 | 申请日: | 2021-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1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 发明(设计)人: | 蒋建;刘智慧;李昊;张龚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F1/35 | 分类号: | G02F1/35;G02F1/365;G02F1/355;G02B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叶宇 |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铌酸锂 波导 结构 产生 二次 谐波 方法 | ||
1.在铌酸锂波导结构中产生二次谐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设计了Z-cut LN波导的几何结构,使电信波段的基本准横磁模式TE0,tele与可见光波段的三阶准横磁模式TM2,vis相匹配;
B、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的两种模式的有效折射率,从而得到了相位匹配的泵浦波长;
C、两种模式的相位匹配表明在设计的波导中可以产生SHG。对于无泵浦损耗的无损耗波导,SHG效率由下式给出:
D、SHGΓ效率取决于归一化的转换效率,如式(2)所示:
E、∈0是介电常数,c是在真空中的光速,deff是有效非线性极化率;在Eq.(2)中,Aeff为有效模式面积,当ζ表示基本模式和二次谐波模式之间的空间模式重叠因子,如式(3)所示:
F、结合式(1)、式(2)以及式(3),SHG效率本质上取决于空间模态重叠量、有效模态面积和有效非线性极化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铌酸锂通过非线性谐波的频率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式(1)中P1和P2分别为基波和二次谐波的光功率,L是波导的长度,表示相位失配量,其中n1和n2分别是基本波长处的TE00,Tele模式和二次谐波处的TM20,NIR模式的有效折射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铌酸锂波导结构中产生二次谐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满足相位匹配条件(Δk=0),Eq,式(1)表示了最大SHG的Γ效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铌酸锂波导结构中产生二次谐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式(3),当和∫all分别表示在LN材料和整个空间上的二维积分,为基波TE00,Tele的电场,是二次谐波TM20,NIR的电场,其中E2y是y方向上的电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铌酸锂波导结构中产生二次谐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数值模拟表明波导表现出较小的有效模式面积,Aeff=1.46μ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449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