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无线网络数据缺失属性恢复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90184.4 | 申请日: | 2021-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4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中;郑昕韬;张淋洺;方毓楚;陆桑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泉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08 | 代理人: | 许丹丹 |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神经网络 无线网络 数据 缺失 属性 恢复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无线网络数据缺失属性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存在缺失属性的无线网络数据映射为对应的拓扑图结构的图节点的属性向量,得到拓扑图结构的属性矩阵;
(2)基于拓扑图结构的属性矩阵,利用图结构学习算法获取拓扑图结构的邻接矩阵,其中图结构学习算法根据设定的自学习拓扑图结构公式,利用转换矩阵将属性矩阵转换到潜在空间中,再计算属性向量在潜在空间中的空间距离,得到一个能够反应图节点属性向量相关性的关于拓扑图结构的邻接矩阵,其中将属性矩阵转换到潜在空间中的计算方式为:Si=tanh(XΘi),i=1,2,Θi为转换矩阵,一共有两个转换矩阵,X为属性矩阵,计算拓扑图结构的邻接矩阵的公式为:S1和S2分别为利用转换矩阵Θ1和Θ2对属性矩阵X变化后得到的新矩阵;
(3)利用图采样算法将拓扑图结构进行简化,得到稀疏化的邻接矩阵,其中图采样算法根据预设采样次数计算每个节点应该保留的边,保留的方式是将节点对应的邻接矩阵中的行向量按照从大到小排序,得到相应的索引值,只保留和采样次数相同个数的最大元素,其余的元素置为零;
(4)将拓扑图结构的属性矩阵和稀疏化的邻接矩阵,输入图自动编码器神经网络中,得到重构之后的属性向量,其中图自动编码器神经网络包括编码器和解码器,编码器利用图卷积神经网络对输入向量进行编码,得到中间向量,解码器利用全连接层对中间向量进行解码,输出重构之后的属性向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无线网络数据缺失属性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属性矩阵的维度是N×D,其中N是无线网络数据的数据数目,D是数据的属性维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无线网络数据缺失属性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图自动编码器神经网络编码器形式如下:其中,σ表示激活函数,A为拓扑图结构的邻接矩阵,D为数据的属性维度,I表示单位矩阵,是根据得到的相应的度矩阵,X为属性矩阵,W为神经网络模型参数,解码器采用两层隐藏层的全连接神经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无线网络数据缺失属性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5)根据图自动编码器神经网络输出的重构属性向量和真实完整属性向量之间的误差,更新图结构学习算法和图自动编码器神经网络中的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018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