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孔碳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84288.4 | 申请日: | 2021-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4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岩;郑洁峰;孙影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B32/05 | 分类号: | C01B32/05;H01M4/583;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冯振宁 |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孔碳球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用于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介孔碳球,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碳球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S1.将平均粒径为7nm的胶体二氧化硅分散在水中形成二氧化硅预分散液,再与苯胺、盐酸溶液混合,得到分散液;
其中胶体二氧化硅所含的二氧化硅占30wt.%;
所述胶体二氧化硅所含的二氧化硅绝对量与苯胺的质量比为3.12∶0.8;在0℃条件下,向分散液中加入含有过硫酸铵的盐酸水溶液,保持0℃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二氧化硅-聚苯胺复合材料;S2.在惰性气体气氛中,所述二氧化硅-聚苯胺复合材料经过煅烧处理进行碳化,得到二氧化硅-碳复合物;
所述煅烧升温速率为5℃/min,煅烧温度900℃,时间2h,
S3.将所述二氧化硅-碳复合物分散于5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去除二氧化硅模板,得到所述介孔碳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428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