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挂点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74396.3 | 申请日: | 2021-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7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丁为广;陈智家;齐鲁杰;张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B60L50/60;H01M50/204;H01M50/242;H01M50/244;H01M50/249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电池 包挂点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挂点结构,旨在解决现在的电动汽车的电池包采用横梁式的挂载方式,振动模态偏低,稳定性差的不足。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挂点结构,电池包中的电池阵列排布并沿电池包纵向的中轴线左右对称,相邻电池横向方向的两端设有端板,中轴线位置对应的端板上经紧固件固定连接有定位纵梁,定位纵梁固定连接车身前地板。定位纵梁优化整体振动模态,分散电池包箱体的应力,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以纵梁取代横梁,优化了电池包的布局空间,提高了电池包的电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挂点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响应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激励政策以及提升电动汽车竞争力,企业致力于提升电池包续航里程及电池包的能量密度。这导致电池箱体内部可用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传统的电池包中部挂点多布置在模组之间的横梁上,为提升电池包电量,模组之间的布置间隙减小导致横梁布置空间不足,进一步导致电池包中部挂点无空间布置。电池包无中部挂点,将导致整体振动模态较低,箱体结构局部应力较大,内部电芯振动损坏等风险,严重威胁乘员生命安全。
中国专利公告号CN112599913A,名称为电池包箱体下壳体挂点结构,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电池包箱体下壳体挂点结构,包括电池包安装支架下板、电池包安装支架上板、螺栓套管;电池包安装支架下板和电池包安装支架上板均呈前后对称结构。电池包安装支架下板的左段、中段、右段相连成总体呈Z型的结构,且电池包安装支架下板的左段、中段、右段的前后走向的截面均呈U形。电池包安装支架上板的左段、中段、右段相连成总成呈Z型的结构且分别和电池包安装支架下板的左段、中段、右段的两侧壁的自由端焊连。螺栓套管的下端和电池包安装支架下板的左段的套管定位孔周缘焊连,螺栓套管的上端位于电池包安装支架上板的上方,螺栓套管中段和电池包安装支架上板左段上的套管穿孔焊连。它具有电池包采用横梁式的挂载方式,振动模态偏低,稳定性差的不足。
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艺简单的中部挂点结构,可以解决电池包振动模态偏低问题,同时可提升整车正碰及侧碰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在的电动汽车的电池包采用横梁式的挂载方式,振动模态偏低,稳定性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挂点结构,它能提高整体振动模态,分散电池包箱体的应力,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挂点结构,电池包中的电池阵列排布并沿电池包纵向的中轴线左右对称,相邻电池横向方向的两端设有端板,中轴线位置对应的端板上经紧固件固定连接有定位纵梁,定位纵梁固定连接车身前地板。
电池为CTP模组,电池受到两侧的端板的限位和保护,可以提高车辆受到侧面撞击时的可靠性,避免电池破损,提高了安全性。定位纵梁将电池包固定连接到车身前地板。提高了整体振动模态,减少车身的振动影响电池包,减少电池包电芯受损的风险。
作为优选,端板垂向高度较电池更低,电池包中轴线位置的端板与相邻电池形成了定位凹槽,定位纵梁安装在定位凹槽上。上述结构通过缩短端板的z向高度,从而减小了电池包和定位纵梁的整体厚度,约化了车内空间,具有更好的抗振性能。
作为优选,端板上设有若干螺纹连接孔,定位纵梁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端板上。上述结构将电池包与定位纵梁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定位纵梁上固定连接有拉铆螺母,定位纵梁经拉铆螺母和紧固件的配合固定连接在车身前地板上。拉铆螺母为现有结构,不在此赘述,通过拉铆螺母,在定位纵梁这一薄板上形成一个供螺钉螺纹连接的螺孔,拉铆螺母与定位纵梁固定连接。紧固件依次通过车身前地板和对应车身前地板的车身加强板、与定位纵梁固定的拉铆螺母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43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体解剖肌层膜层分开器
- 下一篇:一种连续束流原子干涉陀螺仪及测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