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维胖树网络拓扑的设计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48696.4 | 申请日: | 2021-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1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 发明(设计)人: | 喻杰;王昉;杨文祥;赵丹;王岳青;邓亮;陈呈;杨超;杨志供;代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4L45/02 | 分类号: | H04L45/02;H04L45/48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陈鹏 |
| 地址: | 621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维 网络 拓扑 设计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二维胖树网络拓扑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计算预设的初始二维胖树网络中的行数、列数和I/O转发结点的第一数目;
I/O转发结点的第一数目是指初始二维胖树网络中所有的I/O转发结点数目;
根据所述行数、所述列数以及第一数目将所述初始二维胖树网络中的I/O转发结点均匀分配到所述初始二维胖树网络的每一行或每一列得到新的二维胖树网络;
在新的二维胖树网络中I/O转发结点与存储结点处于同一行或同一列中;
设置所述新的二维胖树网络中任一行的I/O转发结点仅服务所述任一行的计算结点,或任一列的I/O转发结点仅服务所述任一列的计算结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行数、所述列数以及所述第一数目将所述初始二维胖树网络中的I/O转发结点均匀分配到所述初始二维胖树网络的每一行或每一列得到新的二维胖树网络,包括:
根据所述行数和所述第一数目计算均匀分配到所述每一行的I/O转发结点的第二数目;根据所述第二数目以及预设的第一放置规则将所述初始二维胖树网络中的I/O转发结点均匀分配到所述初始二维胖树网络的每一行;或
根据所述列数和所述第一数目计算均匀分配到所述每一列的I/O转发结点的第三数目;根据所述第三数目以及预设的第二放置规则将所述初始二维胖树网络中的I/O转发结点均匀分配到所述初始二维胖树网络的每一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第一放置规则,包括:
若任一行不存在存储结点,将所述第二数目的I/O转发结点放置到所述任一行中与存储结点同列的机框中;
若任一行存在存储结点,将所述第二数目的I/O转发结点放置到与存储结点同行的机框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第二放置规则,包括:
若任一列不存在存储结点,将所述第三数目的I/O转发结点放置到所述任一列中与存储结点同行的机框中;
若任一列存在存储结点,将所述第三数目的I/O转发结点放置到与存储结点同列的机框中。
5.一种二维胖树网络拓扑的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分别计算预设的初始二维胖树网络中的行数、列数和I/O转发结点的第一数目;
I/O转发结点的第一数目是指初始二维胖树网络中所有的I/O转发结点数目;
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行数、所述列数以及第一数目将所述初始二维胖树网络中的I/O转发结点均匀分配到所述初始二维胖树网络的每一行或每一列得到新的二维胖树网络;在新的二维胖树网络中I/O转发结点与存储结点处于同一行或同一列中;
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新的二维胖树网络中任一行的I/O转发结点仅服务所述任一行的计算结点,或任一列的I/O转发结点仅服务所述任一列的计算结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行数和所述第一数目计算均匀分配到所述每一行的I/O转发结点的第二数目;根据所述第二数目以及预设的第一放置规则将所述初始二维胖树网络中的I/O转发结点均匀分配到所述初始二维胖树网络的每一行;或
根据所述列数和所述第一数目计算均匀分配到所述每一列的I/O转发结点的第三数目;根据所述第三数目以及预设的第二放置规则将所述初始二维胖树网络中的I/O转发结点均匀分配到所述初始二维胖树网络的每一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第一放置规则,包括:
若任一行不存在存储结点,将所述第二数目的I/O转发结点放置到所述任一行中与存储结点同列的机框中;
若任一行存在存储结点,将所述第二数目的I/O转发结点放置到与存储结点同行的机框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第二放置规则,包括:
若任一列不存在存储结点,将所述第三数目的I/O转发结点放置到所述任一列中与存储结点同行的机框中;
若任一列存在存储结点,将所述第三数目的I/O转发结点放置到与存储结点同列的机框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86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光束耦合激光增材成形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频率一体化综合天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