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烘干与垃圾焚烧尾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436937.3 | 申请日: | 2021-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8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黄昭玮;李丽娟;吴建军;陈雄飞;夏民;张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2;B01D53/50;B01D53/40;B01D53/34;B01D50/00;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郑飞 |
| 地址: | 43009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烘干 垃圾 焚烧 尾气 余热 综合利用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尾气节能环保技术领域,为一种污泥烘干与垃圾焚烧尾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包括除尘器、多级吸收塔、循环箱及水膜净化装置;除尘器用于除去烘干尾气中的粉尘颗粒;多级吸收塔用于将从除尘器排出的尾气进行清水喷淋,并将清水喷淋后的气体进行碱液吸收处理后排出;循环箱将多级吸收塔内用过的碱液收集后排放至水膜净化装置;水膜净化装置用于将从循环箱排出的碱液与水膜分离。多级吸收塔能实现尾气除尘、脱硫、脱酸、脱水的综合效果;还能实现碱液与水的分离回收。此外,多级吸收塔的采用,实现了粉尘与处理与酸性气体脱除及尾气冷凝除水的协同与独立运行,提高了除尘、除水综合效果,降低了设备投入和运行能耗,实现了余热利用和节水环保的综合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尾气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烘干与垃圾焚烧尾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污水处理量日益增长,城市污水处理的副产品污泥的合理处置也益严重。污泥焚烧处理速度快、减量化程度高,是一种相对安全且应用益增多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污泥焚烧和减量化烘干烟气中含有粉尘、S02、H2S、CO2、等大量有害物质,特别是其中的粉尘颗粒、S02、H2S等严重超标,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现有的污泥烘干尾气多采用旋风除尘、布袋除尘、烟气多级冷凝,物理吸附,焚烧等多段工艺处理方法,工艺复杂,所需设备造价高昂,而且能耗较大,运行费用偏高,烟气废热无法有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泥烘干与垃圾焚烧尾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污泥烘干尾气处理工艺复杂、成本高且烟气废热无法有效利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污泥烘干与垃圾焚烧尾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包括除尘器、多级吸收塔、循环箱及水膜净化装置;
所述除尘器用于除去烘干尾气中的粉尘颗粒;
所述多级吸收塔用于将从除尘器排出的尾气进行清水喷淋,并将清水喷淋后的气体进行碱液吸收处理后排出;
所述循环箱将多级吸收塔内用过的碱液收集后排放至水膜净化装置;
所述水膜净化装置用于将从所述循环箱排出的碱液与水膜分离。
可选的,所述水膜净化装置将排出的碱液通过滤液返回泵再排放至循环箱内循环利用,排出的过滤水经过滤水排出泵排出,排出的含盐沉淀物进入污物处理系统处理。
可选的,所述多级吸收塔的底部设有储液区,顶部设有引风机,中部设有升气装置,上部设有碱洗段,下部设有水洗段;
通过凝水排出泵将储液区的水排出,通过升气装置将尾气排放至多级吸收塔上部的碱洗段,尾气经过碱液吸收过滤后从顶部经由引风机排出,碱洗段的碱液向下排放至升气装置底部。
可选的,所述水洗段底部设有储液段,储液段与凝水排出泵相连,水洗段顶部设有清水喷淋装置,喷头采用雾化喷嘴,喷淋水的温度范围为20℃~35℃,喷淋水量与尾气质量比为3:1~5:1。
可选的,所述碱洗段底部设有升气装置,顶部设有除雾器,从升气装置到除雾器之间依次设有填料及碱液吸收喷淋装置,碱液吸收喷淋装置,升气装置的底部溢流出口与循环箱相连,尾气最后经过除雾器除尘后经引风机排出。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过滤器、溶液循环泵及换热器,大部分碱液在循环箱底部经过滤器后通过溶液循环泵送入换热器与外界冷却水进行换热,经过换热冷却后的碱液通过顶部碱液吸收喷淋装置重新返回多级吸收塔进行循环喷淋。
可选的,所述换热器采用板式或管壳式换热器,热流体为循环碱液,冷流体为冷却水,冷热流量比例为1:1~2:1。
可选的,所述多级吸收塔内的原始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或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且原始碱液的PH值为8~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天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69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