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橡胶与胶泥共用的动量及能量吸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26341.5 | 申请日: | 2021-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4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钟山;王志成;刘龙涛;杨艳洲;尚宇晴;于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15B15/22 | 分类号: | F15B15/22;F42B3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11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胶泥 共用 动量 能量 吸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橡胶与胶泥共用的动量及能量吸收装置,包括:作动装置、导向装置和缓冲装置;所述作动装置通过所述导向装置冲击所述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内部设置胶泥,所述缓冲装置通过所述胶泥吸收所述作动装置动能,所述作动装置通过所述胶泥吸收动能进行制动;所述缓冲装置侧壁设置通孔,所述胶泥吸收动能后通过所述通孔排出。本装置通过胶泥‑橡胶垫的缓冲与排导设计,有效解决了弹射试验中作动装置的制动问题,期间各部件不发生擦碰损坏,可快速复位并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射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橡胶与胶泥共用的动量及能量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导弹采用冷发射方式时需要相应的作动装置推动导弹高速出筒。为充分研究导弹在不同弹射速度下的功能性能,通常需要在研制设计阶段进行导弹弹射试验。试验时,作动装置推动导弹高速前进至设定速度,导弹与作动装置分离,导弹继续飞行,作动装置则需进行制动为下次试验做好准备。作动装置制动过程中,要求作动筒安全、稳定、可靠制动,不对相关试验装置和设备造成损坏。对现有的空气动力试验装置而言,传统的气缸缓冲器制动吸收的能量有限,难以将高速且质量较大的作动装置在较短制动行程内有效制动。若作动装置易与套筒、端板等其他部件擦碰损坏,难以满足试验的重复性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橡胶与胶泥共用的动量及能量吸收装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橡胶与胶泥共用的动量及能量吸收装置,包括:作动装置、导向装置和缓冲装置;
所述作动装置通过所述导向装置冲击所述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内部设置胶泥,所述缓冲装置通过所述胶泥吸收所述作动装置动能,所述作动装置通过所述胶泥吸收动能进行制动;
所述缓冲装置侧壁设置通孔,所述胶泥吸收动能后通过所述通孔排出。
优选地,所述作动装置包括:作动装置内杆、作动装置外杆和转接头;
所述作动装置外杆内侧一端安装所述转接头,所述转接头固定连接所述作动装置内杆一端,所述作动装置内杆穿过所述作动装置外杆内侧并从所述作动装置外杆另一端伸出;
所述导向装置设置为所述作动装置内杆。
优选地,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外套筒前端板、外套筒后端板、外筒、橡胶垫、内筒、转接板和固定板;
所述外筒两端分别安装所述外套筒前端板和所述外套筒后端板,所述外套筒前端板和所述外套筒后端板设置为圆环状,所述内筒嵌套在所述外筒内部,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同轴心,所述内筒外侧和所述外筒内侧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外筒侧壁设置多个通孔;
所述外套筒后端板外侧安装所述转接板,所述转接板部分卡入所述空腔内,所述转接板外侧安装环状所述固定板,所述外套筒后端板、所述转接板和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空腔靠近所述转接板处安装所述橡胶垫,所述空腔剩余空间内填充所述胶泥。
优选地,所述作动装置内杆从靠近所述外套筒前端板侧先后穿过所述外套筒前端板、所述内筒、所述转接板和所述固定板并向外延伸,所述缓冲装置允许所述作动装置内杆自由滑动。
优选地,所述作动装置外杆内径大于所述内筒外径,所述作动装置外杆外径小于所述外套筒前端板内径,所述作动装置外杆外径小于所述外筒内径。
优选地,所述作动装置外杆轴向长度设置为所述外筒轴向长度的1.1倍。
优选地,在缓冲过程中,所述作动装置外杆挤压所述胶泥,所述橡胶垫支撑所述胶泥,所述胶泥吸收动能后通过所述通孔排出。
优选地,在极端冲击下,当所述胶泥被全部排开,所述作动装置外杆通过所述橡胶垫制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63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