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结源头控制HCl排放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20975.X | 申请日: | 2021-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4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杰;魏进超;曾辉;胡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21/00 | 分类号: | F27B21/00;F27D17/00;F27D19/00;C22B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徐楼;卜婷 |
| 地址: | 410006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源头 控制 hcl 排放 方法 系统 | ||
一种烧结源头控制HCl排放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烧结原料铺设在烧结台车上,点火烧结,烧结台车下方设有多个风箱,烧结烟气通过风箱排放;2)根据烧结台车的运行方向,将风箱分为2个区段;属于第一个区段各风箱的烟气通过烟气通道输送至大烟道;属于第二个区段各风箱的烟气通过烟气通道和切换阀以可切换地方式输送至大烟道或脱氯系统;3)对输送至脱氯系统的烟气进行处理,得脱氯尾气,送往大烟道;4)将大烟道中的脱氯尾气与烟气混合,送往烟气治理系统。采用本发明对烧结烟气进行处理,从源头减少氯化氢的排放,控制进入下游工序的氯化氢浓度,保证了下游工艺及设备运行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烧结烟气的处理,具体涉及一种烧结源头控制HCl排放的方法和系统,属于烧结烟气治理领域。
背景技术
氯化氢是钢铁工业中仅次于SO2、NOx、粉尘和氟化物的第五大大气污染物。其中烧结是钢铁行业的氯化氢气体主要排放源,烧结过程中的氯主要来自矿石、煤燃料和熔剂,其排放浓度多为20~60mg/Nm3(个情况可达130mg/Nm3以上),主要取决于氯的总输入量。一般来说,同样的矿石、煤和熔剂,沿海地区要高于内陆地区,因为沿海地区降水中含氯离子浓度高;如果将脱硫废水(含氯离子浓度很高)用于原料场洒水抑尘,烧结烟气中的HCl浓度也将升高,容易形成氯的闭路循环,同时还将导致二噁英生成量大幅度增加,而采用半干法脱硫时,生成的脱硫灰中含有氯化钙,最终会影响脱硫灰的资源化利用效率,同时由于氯化氢极易溶于水,酸露点低,很容易腐蚀下游设备。通过研究氯化氢在烧结烟气中的释放规律,从源头减少氯化氢的排放,控制进入下游烟气净化工序的氯化氢浓度,是保证下游工艺及设备运行安全的重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HCl容易影响下游设备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烧结烟气中HCl浓度较高。本发明通过对烧结过程氯化氢释放规律研究,开发一种减少铁矿烧结过程中HCl排放的装置及方法,从烧结烟气排放初始阶段进行控制,解决了现有烧结过程未对氯化氢进行单独处理的问题,实现在原烟气中提前脱除氯化氢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烧结源头控制HCl排放的方法。
一种烧结源头控制HCl排放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烧结原料铺设在烧结台车上,点火烧结。烧结台车下方设有j个风箱,从烧结机头部开始编号,依次为第1个风箱、第2个风箱、……第j个风箱;烧结烟气通过风箱排放;
2)根据烧结台车的运行方向,将风箱分为2个区段,第一个区段包括第1个风箱至第(j/2~3j/4)个风箱,剩余的风箱为第二个区段风箱。属于第一个区段的各风箱的烟气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输送至大烟道。属于第二个区段的各风箱的烟气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输送至脱氯系统;其中:j/2、3j/4四舍五入取整;
3)对输送至脱氯系统的烟气进行脱氯处理,得脱氯尾气,脱氯尾气送往大烟道;
4)将大烟道中的脱氯尾气与烟气,送往烟气治理系统进行烟气净化处理。
优选的是,步骤2)为:根据烧结台车的运行方向,将风箱分为3个区段,第一个区段包括第1个风箱至第g个风箱,第二区段包括第(g+1)个风箱至第h个风箱,第三区段包括第(h+1)个风箱至第j个风箱;属于第一区段的各风箱的烟气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输送至大烟道;属于第二区段的各风箱的烟气分别独立地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和切换阀以可以切换的方式输送至大烟道或输送至脱氯系统;属于第三区段的各风箱的烟气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输送至脱氯系统;
其中:g为j/2~2j/3,h为3j/4~4j/5;j/2、2j/3、3j/4、4j/5四舍五入取整。
优选的是,所述风箱包括风箱本体、烟气通道。其中,属于第二区段的各风箱的烟气通道上还设有HCl浓度检测仪和切换阀。
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2)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09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