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进气格栅及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20817.4 | 申请日: | 2021-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7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纳霄;王梓旭;朱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9/52 | 分类号: | B60R19/52;B60K1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赵微;朱文杰 |
| 地址: | 20161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格栅 车辆 | ||
1.一种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支架、第一滑动格栅和第二滑动格栅;所述第一滑动格栅上设置有第一镂空区域,所述第二滑动格栅上设置有第二镂空区域,所述第二滑动格栅插入所述第一滑动格栅内;
所述格栅支架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在第一方向产生弹力的第一弹性件,所述格栅支架的第二侧壁上设置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产生弹力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滑动格栅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滑动格栅的最大平面的方向;
所述第一侧壁上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有第一楔面,所述第二侧壁上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有第二楔面,且所述第一楔面和所述第二楔面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二滑动格栅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楔面和所述第二楔面上;
所述第一滑动格栅,在外力以及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所产生弹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第二滑动格栅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所述第二滑动格栅在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时,在所述第一楔面和所述第二楔面所产生压力的作用下沿第二方向滑动,使得所述第一镂空区域与所述第二镂空区域处于重叠或者非重叠状态,实现主动进气格栅的打开或者关闭;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部内;相应的,所述第一滑动格栅上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同轴的第一套接孔,所述第一套接孔上与所述第一弹簧相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凸部;
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第二固定件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凹部内;相应的,所述第一滑动格栅上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同轴的第二套接孔,所述第二套接孔上与所述第二弹簧相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凸部;
弹簧的劲度系数的设置需要满足在车辆行驶速度为V时,第一滑动格栅滑动至预设位置处,弹簧作用于第一滑动格栅上的弹力所产生的力矩,与作用于第一滑动格栅上的外力所产生的力矩相等;
在指定位置处,需要满足如下关系:
5*V2*[S+9*f(X)*L]/8*K=X
其中,在上述公式中,V表示车辆的行驶速度、S表示第一滑动格栅和第二滑动格栅在预设位置处时在第一方向上的投影面积,X表征第一滑动格栅在第一方向的滑动距离,K表示弹簧的进度系数,f(X)表示第二滑动格栅在第二方向上的滑动距离,L为第一镂空区域和第二镂空区域在第三方向的长度中的最小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还包括第一阻尼器件,所述第一阻尼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的中空区域;
所述第二弹性件还包括第二阻尼器件,所述第二阻尼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弹簧的中空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镂空区域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镂空区域的数量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镂空区域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镂空区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一镂空区域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镂空区域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为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格栅的最大平面上、且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格栅上用于遮挡所述第二镂空区域的非镂空区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镂空区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一滑动格栅上用于遮挡所述第二镂空区域的非镂空区域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镂空区域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为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格栅的最大平面上、且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
所述第二滑动格栅上用于遮挡所述第一镂空区域的非镂空区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镂空区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二滑动格栅上用于遮挡所述第一镂空区域的非镂空区域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镂空区域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为位于所述第二滑动格栅的最大平面上、且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081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