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钛生产真空泵油处理再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88658.4 | 申请日: | 2021-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0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生;胥永;杨亚鑫;姜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朝阳金达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M175/00 | 分类号: | C10M17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侯蔚寰 |
| 地址: | 122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生产 真空泵油 处理 回收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钛生产真空泵油处理再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包括炉体和抽油泵,所述炉体内壁设置有炉丝,且炉体内部安置有废油罐,所述炉丝位于炉体和废油罐之间,且炉体上表面开设有加料口,所述炉体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电机,且电机下端连接有搅拌杆。该海绵钛生产真空泵油处理再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真空泵油可通过废油罐和加热炉丝进行加热处理,从而使废油中的水蒸发出去,以便后续的净化处理,并通过向加料口加入活性白土,同时通过电机带动搅拌杆对废油和活性白土进行搅拌,从而使得废油中的杂质被充分吸附沉降,而沉降的杂质可通过下端的阀门排向收废料装置进行储存,其过程可有效将真空泵泵油中的杂质进行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绵钛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绵钛生产真空泵油处理再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把钛铁矿变成四氯化钛,再放到密封的不锈钢罐中,充以氩气,使它们与金属镁反应,就得到“海绵钛”,克劳尔法生产海绵钛的一个重要阶段就是蒸馏过程,其采用真空蒸馏的方法对产品中的杂质进行分离,使用真空泵对生产装备进行抽真空作业。
目前在生产过程中真空泵油中含有大量镁、氯化镁等杂质的粉尘,对于回收的泵油进行处理再利用时,其中的杂质很难分离,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推出了一种海绵钛生产真空泵油处理再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钛生产真空泵油处理再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的新型海绵钛生产装置,其在生产过程中真空泵油中含有大量镁、氯化镁等杂质的粉尘,对于回收的泵油进行处理再利用时,其中的杂质很难分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钛生产真空泵油处理再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包括炉体和抽油泵,所述炉体内壁设置有炉丝,且炉体内部安置有废油罐,所述炉丝位于炉体和废油罐之间,且炉体上表面开设有加料口,所述炉体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电机,且电机下端连接有搅拌杆,所述炉体下端设置有阀门,且阀门下方设置有收废料装置,所述炉体一侧开设有出油槽,且出油槽内部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下端连接有气缸,所述抽油泵连接于出油槽外壁下端,且抽油泵末端连接有真空过滤机,所述真空过滤机末端连接有储存罐。
优选的,所述炉丝的外表面与炉体内表面相贴合,且炉丝与废油罐之前呈半包围结构。
优选的,所述废油罐底部呈弧状,且废油罐的竖直中心线与阀门和收废料装置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通过电机与废油罐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电机的竖直中心线与废油罐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密封板通过气缸与出油槽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密封板的外口尺寸与出油槽的内口尺寸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抽油泵通过出油槽与废油罐之间构成连通状结构,且抽油泵通过真空过滤机与储存罐之间构成连通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回收方法如下:将废油集中收集,用加热炉体对废油罐进行加热,温度控制范围为100-110℃,使废油中的水蒸发出去,先加入吸附剂白土到废油罐中通过废油进行搅拌,抽油泵将废油罐上部的泵油输送至真空过滤机,废油罐上部的泵油通过抽油泵输送至真空过滤机进行真空过滤回收至回收储存罐进行贮存备用,将废油罐底部的阀门打开将废料放至收废料装置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海绵钛生产真空泵油处理再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真空泵油可通过废油罐和加热炉丝进行加热处理,从而使废油中的水蒸发出去,以便后续的净化处理,并通过向加料口加入活性白土,同时通过电机带动搅拌杆对废油和活性白土进行搅拌,从而使得废油中的杂质被充分吸附沉降,而沉降的杂质可通过下端的阀门排向收废料装置进行储存,其过程可有效将真空泵泵油中的杂质进行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朝阳金达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朝阳金达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86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