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火型硅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69378.9 | 申请日: | 2021-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0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冬;胡文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纳新硅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17/02 | 分类号: | B32B17/02;B32B17/06;B32B25/10;B32B25/20;B32B37/10;B32B37/12;C08L83/04;C08L5/12;C08L89/00;C08K13/04;C08K7/10;C08K3/26 |
| 代理公司: | 三明市三元区君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68 | 代理人: | 何月芳 |
| 地址: | 365499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城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火 硅胶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火型硅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型硅胶材料常温下质地柔软、高温下质地变硬;所述耐火型硅胶材料包括表层、功能层和基层;
所述表层为阻燃硅胶材料制成;
所述基层为玻璃纤维材料制成;
所述功能层为具备吸热、增硬效果的编织层;所述表层、功能层和基层依次相互粘连;所述功能层包括以下材料;
硅胶32~35份、碳酸氢钠30~40份、硫酸铝5~6份、氢氧化钙12~14份、纤维丝16~18份、琼脂12~14份、明胶12~14份、去离子水20~22份;
所述功能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明胶与1/2去离子水通入加热皿中,控制加热皿温度升高至55~60℃,恒温搅拌5~6min后去除热源,自然冷却至35~38℃后将碳酸氢钠粉末通入明胶溶液中,持续搅拌直至溶液温度降低至25~28℃;
S2:将纤维丝通入冷库中于0~3℃环境中降温5~10min,降温结束后,在牵引机的牵引下匀速横穿明胶溶液,并于横穿明胶溶液后向其表面喷洒氢氧化钙粉末,自然冷却后即制得明胶层;
S3:将琼脂与1/2去离子水通入加热皿,控制加热皿温度升高至100~102℃,恒温搅拌5~6min后去除热源,自然冷却至55~58℃后将硫酸铝粉末通入明胶溶液中,持续搅拌直至溶液温度降低至50~53℃;
S4:将S3中制备的琼脂溶液均匀喷覆在S2中的明胶层表面,控制琼脂溶液厚度为明胶层厚度的六分之一,自然冷却后形成琼脂层,向琼脂层表面喷洒硅胶溶体,冷却后即制得硅胶包覆的功能纤维,将功能纤维进行混纺后即制得功能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型硅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为掺杂有阻燃剂的阻燃硅胶纺丝后编织的阻燃硅胶层;所述阻燃硅胶丝编织完成后通过热压机中进行单侧热压合,形成一侧光滑、一侧粗糙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火型硅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粗糙一侧表面固连有均匀分布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和氢氧化钙颗粒;所述无水硫酸铜和氢氧化钙颗粒根据重量的比例为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火型硅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钙颗粒为氢氧化钙、琼脂糖和起泡剂按照13:25:1的比例进行混合制成的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火型硅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丝由纳米氧化锆粉末、硅胶和烧结助剂按照6.5:3:0.5的比例混合制成的纤维丝。
6.一种耐火型硅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型硅胶材料的制备方法适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耐火型硅胶材料;所述耐火型硅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将硅胶与阻燃剂按照98:2的比例进行混合后通入纺丝机中进行纺丝,制得阻燃硅胶丝,控制阻燃硅胶丝直径为0.2~0.3mm,将制得的阻燃硅胶丝进行交叉编织,制得阻燃编织层;
A2:将制得的阻燃编织层通入热压机中,控制热压机压板单侧加热至220~260℃、压合时间1~2S,进行快速压合,并于压合完毕后,向其粗糙面快速喷洒无水硫酸铜和氢氧化钙颗粒的混合粉末,冷却后制得表层;
A3:使用玻璃纤维进行混纺制得基层,向制得的功能层表面涂覆粘结剂后快速与表层和基层进行压合,即制得耐火型硅胶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纳新硅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纳新硅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937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