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作业现场安全性特征的工作灯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54654.4 | 申请日: | 2021-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4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 发明(设计)人: | E·R·拉利贝尔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6/00 | 分类号: | F21S6/00;F21V21/14;F21V23/04;F21V21/15;F21V33/00;G08B19/00;G08B7/06;G08B25/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艺诗;周学斌 |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作业 现场 安全性 特征 工作 | ||
1.一种用于在环境中提供照明的工作灯,所述工作灯包括:
具有灯的灯具,灯具被配置成在第一方向上引导来自灯的照明;
底座,其被配置成支撑灯具,底座具有至少一个致动器,致动器被配置成调整灯具的定向,以便调整照明在其上被引导的第一方向;
相机,其被配置成捕获所述环境的图像;
控制器,其可操作地连接到灯、至少一个致动器和相机,控制器被配置成:
在布防模式中,(i)基于所捕获的图像来检测进入环境中的第一人员,以及(ii)响应于检测到进入环境中的第一人员而激活警报状态;以及
在跟踪模式中,(i)基于所捕获的图像来确定所述环境中第二人员的位置,以及(ii)操作至少一个致动器以基于第二人员的位置来调整灯具的定向;以及
电池,其可操作地连接到(i)灯、(ii)至少一个致动器、(iii)相机和(iv)控制器,并且向它们提供操作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灯,进一步包括:
用户接口,其被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工作灯的操作者的输入,
其中控制器被配置成进行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一个:(i)响应于经由用户接口接收到的第一输入而切换到布防模式,(ii)响应于经由用户接口接收到的第二输入而切换到跟踪模式,以及(iii)响应于经由用户接口接收到的第三输入而切换到待命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灯,进一步包括:
收发器,其被配置成与便携式电子设备通信,控制器被配置成操作收发器以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接收指示所选操作模式的消息,
其中控制器被配置成进行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一个:(i)响应于指示布防模式选择的消息而切换到布防模式,(ii)响应于指示跟踪模式选择的消息而切换到跟踪模式,以及(iii)响应于指示待命模式选择的消息而切换到待命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灯,其中控制器被配置成进行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一个:(i)响应于便携式电子设备进入工作灯周围的所限定的地理边界而切换到布防模式,以及(ii)响应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离开工作灯周围的所限定的地理边界而从布防模式中切换出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灯,其中控制器被配置成:在布防模式中,(i)基于所捕获的图像使用面部识别来确定第一人员的身份,以及(ii)仅在第一人员的身份不对应于被授权人员的情况下激活警报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灯,其中控制器被配置成响应于第一人员的身份对应于被授权人员而从布防模式中切换出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灯,其中控制器被配置成:在布防模式中,(i)基于所捕获的图像来检测第一人员是否正在面向所述工作灯,以及(ii)仅在第一人员面向所述工作灯之后激活警报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作灯,其中控制器被配置成:在布防模式中,响应于警报状态被激活而操作相机以捕获第一人员的脸部的至少一个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灯,其中控制器被配置成:在布防模式中,响应于警报状态被激活而打开灯具的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灯,其中控制器被配置成:在布防模式中,响应于警报状态被激活而操作扬声器以播放预先记录的音频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灯,其中控制器被配置成:在布防模式中,响应于警报状态被激活而操作相机以捕获第一人员的图像或视频。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灯,进一步包括:
收发器,其被配置成与便携式电子设备通信,控制器被配置成:响应于警报状态被激活而操作收发器以向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传输指示激活警报状态的消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465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