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合金真空高压铸造柔性加载铸锻复合成形装置的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33288.4 | 申请日: | 2021-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4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姜巨福;王迎;李明星;秦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2D17/14 | 分类号: | B22D17/14;B22D17/20;B22D17/1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侯静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真空 高压 铸造 柔性 加载 铸锻 复合 成形 装置 使用方法 | ||
1.一种轻合金真空高压铸造柔性加载铸锻复合成形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轻合金真空高压铸造柔性加载铸锻复合成形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一、压铸机与动模底板(1)的外壁固定,压铸机带动动模底板(1)、动模垫块(4)和动模(7)一起向右运动,动模(7)与定模中间板(17)相接触,完成合模动作,封闭模具型腔(18);
二、柔性加载液压缸(9)通过柔性加载传力杆(10)带动柔性加载块(19)向远离模具型腔(18)的方向移动,使柔性加载块(19)与柔性加载限位板(20)接触;
三、将液态铝合金或镁合金浇注至压射筒(15)内,在压射活塞(16)的低速运动下将铝合金液体或镁合金液体推到经过压射筒(15)的浇口位置,待模具型腔(18)的充型率达标后启动真空泵(6)对模具型腔进行抽真空;
四、当抽真空动作结束后,压射活塞(16)进行高低速转换,在高速运动下将液态铝合金或镁合金压射至模具型腔(18)中,保压1.5s~3s;
五、充型结束后开启两个柔性加载液压缸(9),驱动柔性加载传力杆(10)和柔性加载块(19)向模具型腔(18)的方向运动至柔性加载块(19)的大头部分与动模(7)的槽型结构的凸台相接触;
六、压铸机带动动模(7)向左运动进行第一次分模,使定模底板(14)与定模中间板(17)分开;
七、启动落料液压缸(12),落料液压缸(12)带动落料刃具(13)将主浇道的料饼(25)和分浇道料饼(26)切断;
八、开启两个柔性加载液压缸(9),驱动柔性加载传力杆(10)和柔性加载块(19)向远离模具型腔(18)的方向运动使柔性加载块(19)处于与柔性加载限位板(20)接触的状态;
九、压铸机带动动模(7)继续向左运动进行第二次分模,使定模中间板(17)与动模(7)分开;
十、利用压铸机的动模顶杆(2)推动顶杆底板(23)和顶杆(21)将零件从动模型腔(18)中顶出,然后利用压铸机带动动模顶杆(2)向左运动,顶杆(21)在复位弹簧(3)的作用下向左复位;
所述的轻合金真空高压铸造柔性加载铸锻复合成形装置是由动模底板(1)、动模顶杆(2)、复位弹簧(3)、动模垫块(4)、真空阀(5)、真空泵(6)、动模(7)、柔性加载缸固定架(8)、柔性加载液压缸(9)、柔性加载传力杆(10)、落料液压缸支架(11)、落料液压缸(12)、落料刃具(13)、定模底板(14)、压射筒(15)、压射活塞(16)、定模中间板(17)、柔性加载块(19)、柔性加载限位板(20)、顶杆(21)、顶杆固定板(22)、顶杆底板(23)和导向杆(24)组成;
所述的动模底板(1)与两个动模垫块(4)和动模(7)固定连接,两个动模垫块(4)均设置在动模底板(1)和动模(7)之间,两个动模垫块(4)上下对称布置;压铸机上的动模顶杆(2)穿过动模底板(1)的几何中心且与动模底板(1)为滑动连接;
多个顶杆(21)通过顶杆固定板(22)和顶杆底板(23)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顶杆固定板(22)和顶杆底板(23)位于动模底板(1)和动模(7)之间,顶杆底板(23)位于靠近动模底板(1)的一侧,多个顶杆(21)为水平设置且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顶杆(21)穿过动模(7);每个顶杆(21)上套有一个复位弹簧(3),复位弹簧(3)位于顶杆固定板(22)和动模(7)之间;动模顶杆(2)的自由端与顶杆底板(23)的一侧接触;
定模底板(14)和定模中间板(17)通过多个导向杆(24)连接,导向杆(24)与定模中间板(17)为滑动连接;落料缸支架(11)固定在定模中间板(17)的上表面,落料液压缸(12)固定在落料液压缸支架(11)的上表面,落料刃具(13)与落料液压缸(12)下端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落料刃具(13)穿过落料缸支架(11)的上表面且落料刃具(13)的中下部伸入到定模底板(14)中,落料刃具(13)与定模底板(14)为滑动连接,落料刃具(13)与定模中间板(17)的侧壁为滑动连接,落料刃具(13)的下端为刃部;
两个柔性加载系统分别位于动模(7)的上下表面且对称布置;所述的柔性加载系统是由柔性加载缸固定架(8)、柔性加载液压缸(9)、柔性加载传力杆(10)、柔性加载块(19)和柔性加载限位板(20)组成;柔性加载传力杆(10)的两端分别与柔性加载液压缸(9)的动力输出端和柔性加载块(19)相连接,柔性加载限位板(20)与动模(7)的表面固定连接,柔性加载液压缸(9)与柔性加载缸固定架(8)相连接,柔性加载缸固定架(8)与动模(7)的表面连接;所述的柔性加载块(19)为T型结构,柔性加载块(19)被柔性加载限位板(20)限位在动模(7)的槽型结构中,柔性加载块(19)与动模(7)的槽型结构为滑动连接,所述的动模(7)的槽型结构为凸台结构,柔性加载块(19)的大头部分位于靠近柔性加载限位板(20)的一侧;两个柔性加载液压缸(9)采用液压同步控制,保持其同步运动;
压射筒(15)穿过模底板(14)的侧壁中心处,压射活塞(16)位于压射筒(15)的内腔中;真空泵(6)与真空阀(5)连接,真空阀(5)与动模(7)的上表面固定,并通过动模(7)中的抽真空通道(7-1)与由动模(7)、定模中间板(17)和局部柔性加载块(19)组成的模具型腔(18)相通;
所述的柔性加载传力杆(10)为圆柱体结构;
所述的导向杆(24)为圆柱体结构;
所述的柔性加载限位板(20)为长方体结构,且几何中心处有一个通孔用于穿过柔性加载传力杆(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328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面跳跃滑行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AAC板材切割废料再利用生产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