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R-HUD系统的虚像位置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2139.6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7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芳;米德旺;胡皓月;胡甜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汽车前瞻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2B2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唐述灿 |
地址: | 24100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r hud 系统 虚像 位置 调整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1.一种AR-HUD系统的虚像位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汽车安装的摄像头获取指定数量的驾驶员的行为图像;
从所述指定数量的行为图像中识别所述驾驶员的手势信息,所述手势信息至少包括所述驾驶员的手势移动方向和手势位置;
当所述手势移动方向和手势位置符合虚像调整手势时,确定检测到所述驾驶员的虚像调整手势;
当检测到驾驶员的虚像调整手势时,获取驾驶员的行为状态和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器AR-HUD系统的显示状态;
当所述驾驶员的行为状态处于指定状态且所述AR-HUD系统的显示状态为虚像位置调节界面显示状态时,根据所述虚像调整手势的手势信息获取所述虚像调整手势对应的虚像调整指令,所述驾驶员的行为状态包括所述驾驶员的眼球位置,所述指定状态是指所述驾驶员的双眼直视挡风玻璃,所述驾驶员的眼球位置为从已获取的所述驾驶员的行为图像中获取得到,或从重新获取的驾驶员的行为图像中识别得到;
获取所述AR-HUD系统虚像当前所处位置,包括:获取AR-HUD系统中曲面镜的位置和投影角度,所述曲面镜用于投影所述AR-HUD系统虚像;根据所述曲面镜的位置确定所述曲面镜与前挡风玻璃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曲面镜的投影角度,确定所述AR-HUD系统虚像在前挡风玻璃上的当前所处位置;
根据所述手势信息中包括的手势移动距离,确定调整距离;
按照所述虚像调整指令中携带的移动方向和所述调整距离,在所述AR-HUD系统虚像当前所处位置基础上对所述AR-HUD系统中的曲面镜进行调整,以调整所述AR-HUD系统的虚像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虚像调整手势的手势信息获取所述虚像调整手势对应的虚像调整指令,包括:
将所述虚像调整手势的手势信息与存储的多种参考手势的手势信息进行的对比;
当所述多种参考手势中存在手势信息与所述虚像调整手势的手势信息相匹配的参考手势时,获取所述参考手势对应的虚像调整指令。
3.一种AR-HUD系统的虚像位置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汽车安装的摄像头获取指定数量的驾驶员的行为图像;
识别模块,用于从所述指定数量的行为图像中识别所述驾驶员的手势信息,所述手势信息至少包括所述驾驶员的手势移动方向和手势位置;
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手势移动方向和手势位置符合虚像调整手势时,确定检测到所述驾驶员的虚像调整手势;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到驾驶员的虚像调整手势时,获取驾驶员的行为状态和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器AR-HUD系统的显示状态;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驾驶员的行为状态处于指定状态且所述AR-HUD系统的显示状态为虚像位置调节界面显示状态时,根据所述虚像调整手势的手势信息获取所述虚像调整手势对应的虚像调整指令,所述驾驶员的行为状态包括所述驾驶员的眼球位置,所述指定状态是指所述驾驶员的双眼直视挡风玻璃,所述驾驶员的眼球位置为从已获取的所述驾驶员的行为图像中获取得到,或从重新获取的驾驶员的行为图像中识别得到;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虚像调整指令和所述手势信息,对所述AR-HUD系统虚像的位置进行调整;
所述调整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AR-HUD系统虚像当前所处位置,包括:获取AR-HUD系统中曲面镜的位置和投影角度,所述曲面镜用于投影所述AR-HUD系统虚像;根据所述曲面镜的位置确定所述曲面镜与前挡风玻璃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距离和所述曲面镜的投影角度,确定所述AR-HUD系统虚像在前挡风玻璃上的当前所处位置;
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手势信息中包括的手势移动距离,确定调整距离;
调整子模块,用于按照所述虚像调整指令中携带的移动方向和所述调整距离,在所述AR-HUD系统虚像当前所处位置基础上对所述AR-HUD系统中的曲面镜进行调整,以调整所述AR-HUD系统的虚像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汽车前瞻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汽车前瞻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213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