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单晶硅的坩埚组件以及制备炉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22095.9 | 申请日: | 2021-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6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双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鑫晶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30B15/10 | 分类号: | C30B15/10;C30B15/00;C30B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欧阳高凤 |
| 地址: | 221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单晶硅 坩埚 组件 以及 | ||
1.一种制备单晶硅的坩埚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锅(10),所述内锅(10)限定出盛放制备原材料的容纳空间,所述内锅(10)的底壁与所述内锅(10)的侧壁之间限定出R部(a);
导热层(20),所述导热层(20)设置在所述R部(a)处,以提高所述R部(a)的导热效率;其中
所述内锅(10)与所述导热层(20)的材料不同,且所述导热层(20)的导热性能高于所述内锅(10)的导热性能;
所述内锅(10)包括:致密层(11)和气泡层(12),所述导热层(20)设置在所述致密层(11)与所述气泡层(12)之间;或所述导热层(20)设置在所述气泡层(12)外;或在所述R部(a)范围内所述致密层(11)与所述气泡层(12)贴合,在所述R部(a)范围外,所述致密层(11)与所述气泡层(12)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单晶硅的坩埚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层(12)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导热层(20)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单晶硅的坩埚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R部(a)的弧度为r1,所述导热层(20)的弧度为r2,且满足r2<r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单晶硅的坩埚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R部(a)的最高点的高度为L1,所述导热层(20)的最高点的高度为L2,且满足L1-5mm<L2≤L1;
所述R部(a)的最低点的高度为L3,所述导热层(20)的最低点的高度为L4,且满足L3-5mm<L4≤L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单晶硅的坩埚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密层(11)的内表面与所述导热层(20)朝向所述致密层(11)的一侧的表面的间距恒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单晶硅的坩埚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20)的外表面的上端与所述内表面的上端之间的距离为L5、所述导热层(20)的外表面的下端与所述内表面的下端之间的距离为L6,所述导热层(20)的外表面的中间区域与导热层(20)的内表面的中间区域之间的距离为L7,且满足L5≤L6<L7或L6≤L5<L7。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坩埚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组件(100)还包括外锅(30),所述外锅(30)套设在所述内锅(10)外,所述内锅(10)构造为石英件,所述导热层(20)的材料由导热性能优于石英的钼、钨、石墨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所述外锅(30)构造为石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单晶硅的坩埚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20 )包括:在远离所述致密层(11)的方向上依次叠置的多层子导热层,每个所述子导热层的材料不同且在朝向所述致密层(11)的方向上,所述子导热层的导热性能逐渐增强。
9.一种制备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坩埚组件(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鑫晶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鑫晶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209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见光响应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固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