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锁式探针介导的茎环连接的扩增技术检测DNA点突变的方法及试剂盒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12647.8 | 申请日: | 2021-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64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童;隋国栋;赵望;赵伟;戴瑞雪;刘思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6844;C12Q1/04;C12N15/11;C12R1/35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贾慧琴;包姝晴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探针 连接 扩增 技术 检测 dna 突变 方法 试剂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锁式探针介导的茎环连接的扩增技术检测DNA点突变的方法及试剂盒。本方法首先将锁式探针和DNA模板连接形成带有茎环结构的长串联重复序列片段,然后将该产物和茎环引物、滚环引物、等温扩增引物混合在一起,构造双茎环扩增元件进行指数扩增,达到信号的指数放大。其中,锁式探针包括正常型锁式探针和突变型锁式探针,将突变位点设计在突变型锁式探针的3’末端,可以很好的区分突变模板和正常模板。本发明通过采用SYBR I来进行实时荧光检测,信号明显,实现了双链点突变的快速检测,且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给与临床指导用药带来益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锁式探针介导的茎环连接的扩增技术,通过组合锁式探针和茎环引物,通过连接反应和扩增反应两步法从而检测双链DNA点突变,适合特异性点突变的检测。
背景技术
点突变是基因突变的一种主要形式,特定点突变常会引起蛋白编码的错误,从而翻译出错误的蛋白质,这在某些疾病和病原微生物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肺癌EGFR基因T790M突变使一代靶向药物特罗凯和易瑞沙失去作用,只有三代药物泰瑞莎起作用。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微生物,在5-20岁年龄段人中最常见,可通过气溶胶微粒的形式传播,造成肺外各系统改变,目前医院中常见的检测手段主要是胶体金法。肺炎支原体23s rRNA结构域V区A2063G突变是肺炎支原体最常见的突变位点,该突变位点常常伴随着14环和15环抗生素失效,目前临床上诊断该耐药主要是药敏法,大约需要一至两天时间。如果不能很好的检测这些点突变,这些DNA点突变在临床上都会给与指导用药带来很大的麻烦,会造成药物无效以及耽误治疗黄金时间。根据常见点突变的检测结果可以在第一时间给与相应病情的病人更好的治疗方案。目前常用的点突变检测方法主要是基于电泳的方法和基于PCR扩增的方法。电泳方法操作要求可能更高,时间较长,不利于在医院推广。基于核酸的扩增方法操作简单,可通过制成试剂盒进行操作,集成化能更高。核酸扩增检测点突变的方法使用较多的有BEAMing PCR以及ARMS扩增阻滞系统。BEAMing PCR是首先通过磁珠加上引物,然后进行油包水PCR,收集磁珠,通过对突变模板和正常模板设计不同的探针,杂交后读取荧光,从而判读出突变比例。这种方法结果准确,操作要求高,适合伴随诊断。ARMS扩增阻滞系统是在突变位点设计一条引物,使其3’端末端和突变位点互补,这样可以很好的区分开来正常模板和突变模板,其技术的核心是特异性引物的筛选。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单,但对模板序列要求较高,结果准确率不是很高。
上述方法都需要繁锁的步骤、复杂的仪器设备以及长时间的诊断步骤,因此亟需一种操作简便、高效快捷、低成本的DNA点突变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锁式探针检测是锁式探针的5’端和3’端会分别和模板链互补,通过连接酶或者扩增酶来补齐缺口,形成完整环状单链,其5’端和3’端连接臂对于序列的要求不高,且模板序列的碱基长度可控范围大。添加环上引物和第二链引物可以分别进行线性扩增和指数扩增,或者是进行多线性和指数扩增是一种很好的检测方法。茎环结构是环引物扩增的核心元件,可以作为很多扩增方法的媒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锁式探针介导的茎环连接的扩增技术检测DNA点突变的方法及试剂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步骤繁琐、仪器复杂且检测时间长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锁式探针介导的茎环连接的扩增技术检测DNA点突变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
一种基于锁式探针介导的茎环连接的扩增技术检测DNA点突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DNA模板以及突变型锁式探针,通过连接酶连接,获得环化产物;所述的突变型锁式探针的序列为5’连接臂-第一功能区-第二功能区-第三功能区-3’连接臂,所述的5’连接臂和3’连接臂与DNA模板互补,且DNA点突变位点设计在锁式探针的3’末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26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