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电波纹软管及其穿线设备和穿线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280821.5 | 申请日: | 2021-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8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明;陈弘旋;张根阳;王悦音;楼建军;倪云寿;李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春光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杜放 |
| 地址: | 321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波纹 软管 及其 穿线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软管工业领域,公开了一种导电波纹软管及其穿线设备和穿线方法,包括:管体;设置在管体两端的注塑接头;设置在管体内的小径管;设置在小径管内的导线;还包括设置在小径管内的保护线,小径管的两端还带有填充块,填充块上带有卡线开口,保护线和导线的端头穿过卡线开口,保护线两端固定连接小径管的两端或管体的两端。保护线用于限制波纹软管的拉伸长度从而保护导线不因过度拉伸而受损,有效降低由于拉伸过大造成的导线破损问题;在小径管端头加入填充块,注塑时,填充块能够有效保护小径管内的导线,防止导线因为注塑冲压,或接触到热熔胶的高温而受到破坏;另外,采用四个气缸带动自动化生产,将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管工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电波纹软管及其穿线设备和穿线方法。
背景技术
波纹软管是吸尘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的吸尘器产品对波纹软管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1.伸缩性能好,能达到一定的伸缩比;2.有一定的柔软度,且弯曲过程中也要保证内部空间,管体不能出现折瘪或变形;3.在保证伸缩比和柔软度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导电。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软管制造业对软管结构及制备方法与工艺上进行了诸多改良。目前实现导电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在伸缩管的支撑结构上直接缠绕导线,这种方法需要使用的导线长度较长,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伸缩管重量加大。另一种方式是将导线直接从波纹软管中穿过,连接吸尘器和地刷,这种方法成本较低,但导线将在波纹软管内部直接收到气流冲击,且容易刮灰。
申请人申请的专利号为201610079006.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软管及其制造方法,其软管包括大径管,在大径管内设有小径管,小径管外表面与大径管内表面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隔层材料,隔层材料设置在小径管长度方向的同一直线上。该隔层材料使得小径管与大径管不被粘合,在软管发生弯转时,未被粘合的小径管与大径管分别被拉伸,从而保证柔软度。导线从小径管中穿过,从而将导线与灰尘通道隔离,能够较好的解决波纹软管导线的问题,且成本低廉。
但由于导线硬度不够,传统的人工加工方式耗费时间较长,且波纹软管最大拉伸长度较大,导线不具有伸缩性,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反复拉伸后,极易导致导线损坏,进而导致产品失效。另外,波纹软管的接头组件需要在软管两端注塑成型,并将导线固定在接头中,但由于热熔胶注塑冲压较大,热熔胶往往容易直接注入小径管,并对导线产生冲击力,导致导线外皮破损,从而影响吸尘器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电波纹软管及其穿线设备和穿线方法,用于使导电波纹软管的耐用性提升,同时提高导电波纹软管的加工效率,降低成产成本。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在于,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防止导线受损的导电波纹软管,包括:管体;设置在管体两端的注塑接头;设置在管体内的小径管;设置在小径管内的导线;还包括设置在小径管内的保护线,小径管的两端还带有填充块,填充块上带有卡线开口,保护线和导线的端头穿过卡线开口,保护线两端固定连接小径管的两端或管体的两端。
进一步的,保护线伸缩性小于导线伸缩性。拉伸或弯曲波纹软管时,保护线的拉伸长度能够限定波纹软管的拉伸长度,从而防止导线拉断。
进一步的,填充块为圆锥形结构,并能够卡合小径管的端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注塑接头,注塑接头覆盖小径管的端头、填充块以及保护线的端头。注塑接头用于将波纹软管与其应用设备相连接。注塑接头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加以设计。
进一步的,导线的端头连接到注塑接头上的电连接点。
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自动化的波纹软管的穿线设备,包括机架,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送线装置、切割装置、定位装置及穿线针;穿线针设计在定位装置定位波纹软管的轴向延伸线上,第四气缸连接穿线针,并能够推动穿线针往复直线运动。
进一步的,穿线针通过针固定器定位在对齐定位装置定位波纹软管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春光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华春光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08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镀锌铁丝的缠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压工业机器人节能的工作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