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埋管地源热泵换热系统场地地温监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78326.0 | 申请日: | 2021-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8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汪名鹏;高长岭;李友龙;董洪信;武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
| 主分类号: | G01K7/18 | 分类号: | G01K7/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源热泵换热 系统 场地 地温 监测 方法 | ||
1.一种地埋管地源热泵换热系统场地地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埋管区用于监测运行温度的埋管区监测装置、设置在埋管区外围的外围监测装置以及设置在远离埋管区的地温背景值监测装置;
所述埋管区监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监测孔(1)以及一个第二监测孔(2),其中第一监测孔(1)布置在两个换热孔(6)之间,并在第一监测孔(1)内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温度传感器;第二监测孔(2)设置在用于放置地埋换热器(5)的换热孔(6)内,并在第二监测孔(2)内沿其高度方向还设置有若干温度传感器(7);
所述的外围监测装置布置包括至少两个距离埋管区不同距离的第三监测孔(3),在第三监测孔(3)内沿高度方向布置有若干温度传感器(7),用于监测距离埋管区不同距离处的地温;
所述的地温背景值监测装置包括远离埋管区布置的第四监测孔(4),在第四监测孔(4)内沿高度方向布置有若干温度传感器(7),用于监测自然状态地下原始温度场的变化情况;
所述的第一监测孔(1)、第二监测孔(2)、第三监测孔(3)以及第四监测孔(4)内的温度传感器(7)均与上位机连接,将采集到的数据送入到上位机中进行监测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管地源热泵换热系统场地地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监测孔(1)、第二监测孔(2)、第三监测孔(3)、第四监测孔(4)中温度传感器(7)的设置时,26m以浅每2m的间隔布置一个温度传感器(7);26m以深每10m的间隔布置一个温度传感器(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埋管地源热泵换热系统场地地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监测孔(2)设置有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换热孔(6)内,且在设有第二监测孔(2)的各个换热孔(6)内,至少有一个换热孔(6)内填充有不同的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埋管地源热泵换热系统场地地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设有第二监测孔(2)的各个换热孔(6)内,至少有一个换热孔(6)内填充有水以及一个换热孔(6)内填充有中细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埋管地源热泵换热系统场地地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监测孔(1)、第二监测孔(2)、第三监测孔(3)、第四监测孔(4)均采用PVC管监测孔,PVC管监测孔包括PVC管(8),温度传感器(7)悬吊在PVC管(8)内,温度传感器(7)通过电缆与采集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埋管地源热泵换热系统场地地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PVC管内设置有悬吊绳(10),在悬吊绳(10)上设置有传感器安装座(16),所述的温度传感器(7)设置在所述的传感器安装座(16)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埋管地源热泵换热系统场地地温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悬吊绳(10)的底端设置有配重块(12)。
8.一种地埋管地源热泵换热系统场地地温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埋管区设置埋管区监测装置,监测埋管区的运行温度变化;
在埋管区外围设置外围监测装置,监测距离埋管区不同距离的温度变化;
在远离埋管区设置地温背景值监测装置,监测各个时间段地下原始温度场的变化情况;
埋管区监测装置、外围监测装置、地温背景值监测装置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上位机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未经江苏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83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