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菲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5961.3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4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鲍和;张海龙;王博博;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07/77 | 分类号: | C07D307/77;A61P29/00;A61K36/73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赵逸宸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一种天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为解决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化药类抗炎药存在较大副作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菲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该菲类化合物是从鄂药合叶子的干燥地上部分提取分离得到,经过实验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对RAW264.7细胞具有较好的抑制NO产生的作用,有望开发成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或先导化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天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菲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许多因素均可引起炎症反应,如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等)、物理因素(高温、低温、紫外线等)、化学因素(强酸、强碱、芥子气等)、异物和坏死组织等,若不及时治疗,尤其是长期慢性炎症常会导致多种疾病,亦有实验证明,目前成为非传染性流行病的糖尿病就与长期反复的慢性炎症有关。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炎药以化药为主,主要分为甾体类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其中,甾体类抗炎药有很大的副作用,应尽量少用,而非甾体抗炎药虽相对安全,也有很多仍然存在较大的副作用,如最常用的阿司匹林,就有较为严重的胃肠道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化药类抗炎药存在较大副作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菲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菲类化合物,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菲类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所述菲类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27H28O8。
同时,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述菲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取合叶子,通过室温冷浸或加热回流提取至少一次,将每一次的提取液合并,经过浓缩后得到总浸膏;
S2,将经步骤S1得到的总浸膏脱脂萃取后,分离除去有机层,对水层进行有机溶剂萃取,得到萃取层;
S3,将经步骤S2得到的萃取层上样于硅胶柱进行梯度洗脱,分别以石油醚-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甲醇系统作为洗脱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并合并相同流份,共得到17个流分;
S4,将经步骤S3得到的17个流份中的第11个流份经硅胶柱色谱,以二氯甲烷-甲醇进行梯度洗脱,收集并合并相同流份,得到3个流份;
S5,对经步骤S4得到的3个流份中的第3个流份经硅胶柱色谱,以二氯甲烷-甲醇进行等度洗脱,收集并合并相同流份,得到3个流份;
S6,对经步骤S5得到的3个流份中的第2个流份经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收集并合并相同流份,得到5个流份;
S7,对经步骤S6得到的5个流份中的第3个流份经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得到菲类化合物。
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脱脂萃取具体为通过石油醚脱脂后,再经乙酸乙酯进行至少一次萃取。
进一步地,步骤S4中,所述以二氯甲烷-甲醇进行等度洗脱,具体是以二氯甲烷-甲醇按照20:1,10:1,5:1,v/v进行梯度洗脱;
步骤S5中,所述以二氯甲烷-甲醇进行等度洗脱,具体是以二氯甲烷-甲醇按照25:1,v/v进行等度洗脱;
步骤S6中,所述经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具体是采用甲醇作为洗脱剂;
步骤S7中,所述经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具体是采用甲醇-水作为流动相,按照55:45,v/v进行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59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露天矿排土场形变和水土流失监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用于核酸扩增的样品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