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凝结芽孢杆菌在预防和/或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260653.3 申请日: 2021-03-10
公开(公告)号: CN112755054B 公开(公告)日: 2022-07-26
发明(设计)人: 马新;喻扬;郁雪平 申请(专利权)人: 善恩康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61K35/742;A61P37/08;A61P27/14;A23L33/135;C12R1/07
代理公司: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代理人: 方亚兵
地址: 215000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凝结 芽孢 杆菌 预防 治疗 过敏 性疾病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凝结芽孢杆菌在预防和/或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药物和/或食品中包含的凝结芽孢杆菌BC01的含量≥3.3×104CFU/gd;本发明所述含凝结芽孢杆菌BC01的药物和/或食品能够治疗肠道组织水肿、肠粘膜屏障破坏等病变,改善肺部组织结构,有效控制IgE水平,降低脾脏细胞IL4的分泌,提高IL10和IFN‑γ的分泌,调节肠道微生态,提高肠道Alpha多样性指数,提高肠道乳杆菌属等益生菌水平,降低克雷伯氏菌等致病菌丰富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凝结芽孢杆菌在预防和/或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保护人类胃肠道免受致病菌定植的防御机制相当复杂并涉及到免疫学和非免疫学的领域。先天防御机制包括胃的低pH,胆汁盐,蠕动,黏蛋白层以及抗微生物化合物,例如溶菌酶。免疫学机制包括分布于整个小肠和结肠的特发性淋巴集结,基础性M细胞,又称为派伊尔淋巴集结。腔内抗原在这些位点上的提呈导致了对适当T和B细胞亚型的刺激,从而建立了细胞因子网络并将抗体分泌至胃肠道中去。此外,可通过上皮细胞将抗原提呈至上皮内淋巴细胞以及基础粘膜固有层免疫细胞。因此,宿主相当程度地依赖于胃肠道的免疫防御。由于胃肠道粘膜是宿主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最大表面,发生于其上的具体控制机制必需能够适当地对平均寿命期间由胃肠道处理的上百吨食物进行免疫应答的调节。不仅如此,消化道定植有超过500种的细菌,在结肠中的数量为1011-10 12CFU/g。因此,这些控制机制必需能够从对宿主引起明显伤害的侵袭性病原体中区别出非致病性的附着细菌。此外,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人体超过70%免疫由肠道提供。事实上,通过与新摄入的潜在致病性微生物竞争,肠道菌群对宿主的防御大有裨益。

存在于人类胃肠道中的致病菌能够引起炎症,对固有微生物菌群的异常免疫应答可涉及到某些疾病状态,例如炎性肠病。与正常菌群相关的抗原通常会导致免疫耐受,而不能达到这样的耐受是粘膜发炎的主要机制。在患有炎性肠病(IBD)的患者中,其耐受被破坏的证据包括针对于所述肠道菌群的抗体水平升高。

益生菌是能够对宿主(机体)健康起积极作用的活微生物,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人体肠道菌群的平衡与过敏性疾病密切相关。免疫学认为,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形成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而诱导免疫耐受产生,益生菌能改变终末器官的免疫应答从而预防和治疗过敏以及反复发作。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学研究证明,通过补充肠道有益菌去调节菌群微生态免疫平衡,从而可以调节过敏体质,缓解过敏,降低过敏的发病率,具有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潜能。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益生菌都具有抗过敏的功效,益生菌广泛存在于我们的肠道、生殖器官,皮肤表面等各个角落,不同菌种和亚型的益生菌产生的功效是不同的,因此,亟需一种可通过调制细胞因子水平或通过抗拮以及排除来自胃肠道的促炎症微生物从而表现出具有缓解过敏性疾病的菌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凝结芽孢杆菌在预防和/或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凝结芽孢杆菌BC01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凝结芽孢杆菌BC01命名为Bacillus coagulans-BC01,于2017年12月21日保藏于中国.武汉.武汉大学,其保藏号为CCTCC NO:M2017813。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和/或食品中凝结芽孢杆菌BC01的含量≥3.3×10 4CFU/gd。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还包括生理上可接受的赋形剂。

进一步地,所述过敏性疾病包括由肠道组织水肿以及肠粘膜屏障被破坏引起的过敏性疾病。

进一步地,所述过敏性疾病包括由肠道菌群失衡引起的过敏性疾病。

进一步地,所述过敏性疾病包括由肺部组织发生病变而引起的过敏性疾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善恩康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善恩康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06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