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壁多层高筋构件空间包络金属流动与高筋生长预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250830.X | 申请日: | 2021-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9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韩星会;华林;庄武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17/12;G06F119/14;G06F111/0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朱宏伟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多层 构件 空间 包络 金属 流动 生长 预测 方法 | ||
1.一种薄壁多层高筋构件空间包络金属流动与高筋生长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薄壁多层高筋构件分解成多个区,Ⅰ区为内层高筋以内的薄底板区,Ⅱ区为内层高筋区,Ⅲ区为内层高筋和外层高筋之间的薄底板区,Ⅳ区为外层高筋区;以汇流面为界限,将Ⅱ区分为ⅡA内层区和ⅡB外层区,以分流面为界限,将Ⅲ区分为ⅢA内环区和ⅢB外环区;
S2、将ⅡB区抽象为转角挤压模型,采用变形功法推导ⅡB区与Ⅲ区界面上的水平挤压力qn,获得qn求解方程(1);将Ⅳ区抽象为转角挤压模型,采用变形功法推导Ⅳ区与Ⅲ区界面上的水平挤压力qw,获得qw求解方程(2);
其中H为包络成形任意瞬时的薄底板厚度,r2为内层高筋外表面半径,bw为外层高筋厚度,rp为包络成形任意瞬时Ⅱ区分流面半径,K为材料屈服强度,m为剪切摩擦系数;
S3、将Ⅲ区抽象为内圆柱面和外圆柱面承受径向约束载荷的圆环镦粗模型,内圆柱面径向约束载荷为步骤S2所求得qn,外圆柱面径向约束载荷为步骤S2所求得qw;采用主应力法对内环区ⅢA和外环区ⅢB进行径向应力分析,求得ⅢA区径向应力σr_n分布方程(3)和ⅢB区径向应力σr_w分布方程(4);
其中x为Ⅲ区任意位置到构件轴线的径向距离,r3为外层高筋内表面半径,rg为包络成形任意瞬时Ⅲ区分流面半径;
S4、根据内层高筋汇流面两侧ⅡA区和ⅡB区中金属在包络成形任意瞬时必须保持高度相等的条件,建立分流面和汇流面关系方程(5);
其中r1为内层高筋内表面半径;
S5、根据分流面rg处左右两侧径向力大小相等的应力平衡条件,即同时满足步骤S4所建立的分流面和汇流面关系方程(5),求解薄壁多层高筋构件空间包络成形过程中薄底板厚度为H时分流面位置rg(H);
S6、将步骤S5求得rg(H)带入方程(6),求得包络成形薄壁多层高筋构件内层高筋高度;将步骤S6求得rg带入方程(7),求得包络成形薄壁多层高筋构件外层高筋高度;
其中H0是坯料初始厚度,Ht为薄底板最终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多层高筋构件空间包络金属流动与高筋生长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空间包络成形工艺制造薄壁多层高筋构件,其模具由包络凸模和凹模组成;薄壁多层高筋构件的薄底板底面和外层高筋外表面由凹模成形,其余型面由包络凸模成形,并且凹模必须位于下方,包络凸模位于上方;包络凸模为锥型模体,包络凸模绕自身轴线旋转的同时绕坯料轴线旋转,实现空间包络运动;凹模型腔由薄壁多层高筋构件的薄底板底面和外层高筋外表面决定,凹模沿轴向推动坯料向上运动;在凹模轴向运动和包络凸模空间包络运动作用下,坯料发生塑性变形,逐渐成形薄壁多层高筋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多层高筋构件空间包络金属流动与高筋生长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薄壁多层高筋构件空间包络成形的坯料为具有均匀厚度的厚板,厚板轴截面形状与薄底板轴截面形状相同,坯料放置于凹模内,且坯料周向型面必须与凹模侧壁接触,坯料底面与凹模底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壁多层高筋构件空间包络金属流动与高筋生长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薄壁多层高筋构件空间包络成形过程中,包络凸模与坯料的接触面积不得小于坯料上表面面积的7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多层高筋构件空间包络金属流动与高筋生长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络凸模的锥角α不小于17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083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