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风循环利用的高效烘干装置及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224849.7 | 申请日: | 2021-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4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军;胡博;李小占;肖雄;郝春辉;刘尧;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6B15/18 | 分类号: | F26B15/18;F26B21/00;F26B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风 循环 利用 高效 烘干 装置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热风循环利用的高效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传送带、双层风道、热风通道、换热器、变频风机、余热回收系统及控制系统,双层风道安装在物料传送带内部,热风通道连接多个双层风道,每个双层风道处设置换热器和变频风机,余热回收系统连接整个装置的进气风道和收集风道;
所述物料传送带上布满小孔,让热风通行并穿过物料;闭合传送带围成的空间里,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和不少于两个双层风道,每个双层风道相对独立,由控制系统分别调节;不少于三层的物料传送带错开叠层,组成能够实现自动翻料、并箱的三维烘干装置;
该烘干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S1:初始外部热风从进气管道流入,进入到第一层烘干传送带双层风道的进气内部风道;
S2:热气穿过传送带的网格小孔流出进气内部风道,对物料进行第一次干燥;
S3:完成第一次干燥的热风穿过传送带的网格小孔,进入到第二层烘干传送带的收集内部风道,然后由变频风机补充风动能,接着由换热器补充风热量;
S4:经过补风补热的热风,重新进入到第二层烘干传送带另一个双层风道的进气内部风道,然后穿过传送带的网格小孔流出进气内部风道,对物料进行第二次干燥;
S5:完成第二次干燥的热风穿过网格小孔,进入到第三层烘干传送带的收集内部风道,然后由变频风机补充风动能,接着由换热器补充风热量;
S6:经过补风补热的热风,重新进入到第三层烘干传送带另一个双层风道的进气内部风道;
S7:重复上述步骤进行热风补风和补热,直到完成最上层烘干传送带的干燥,热风进入收集风道等待进行余热回收;
S8:热风从收集风道进入到余热回收系统后,经过多层脱水板,完成多次脱水后,热风重新进行补热后通入进气管道,与外部热风混合后重新进入第一层烘干传送带的双层风道,对物料进行干燥;
S1中热风温度为60-70℃,第一次补风后温度为70-80℃,第二次补风后温度为80-90℃,第三次补风后温度为90-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循环利用的高效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风道分隔成进气内部风道和收集内部风道,热风从双层风道的进风口进入进气内部风道,穿过物料传送带和物料发挥烘干作用后进入到上一层双层风道的收集内部风道,而后从出风口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循环利用的高效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收集风道(1)、脱水板(3)、加热器(4)和进气风道(5),收集风道(1)连接该装置的烘干区(7),烘干区(7)入口处设置物料传送带(2),烘干区(7)出口处设置吹风传送带(6),烘干区(7)下部连接进气风道(5),收集风道(1)连接脱水板(3),脱水板(3)下部设置加热器(4),加热器(4)连接进气风道(5),形成循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循环利用的高效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含不同物料的干燥数学模型,根据每层物料传送带的温湿度传感器信号对烘干过程中的被烘干物料质量状态在线评估与实时修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循环利用的高效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8中脱水板不少于三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484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造纸用柔软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热风烘干设备风道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