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气虚质兼亚健康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24466.X | 申请日: | 2021-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8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天;唐嘉仪;蒋梦琳;韦硕硕;余承鸿;缪佳;朱蕴华;王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6/725 | 分类号: | A61K36/725;A61K9/00;A61P39/00;A61P43/00;A61P1/14;A61P7/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 地址: | 2000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气虚 亚健康 中药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气虚质兼亚健康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人参花2份、黄芪2份、金盏花2份、枣片1份。其优点表现在:优选各原料药及其之间的重量份配比,方中人参花又名“神草花”,是采撷名贵的人参含苞待放的蓓蕾,自然烘晒而成,味甘、性温,归肺、脾、肾经,具有益气活血,补气强身,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功效,为君药;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具有益气固表功效,为臣药;金盏花性味淡平,有行气活血功效;枣片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功效,二者均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共奏调补气血的功用,有助于提高气虚质的亚健康人群的免疫力,促进其向平和质转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治气虚质兼亚健康的中药组合物及其 应用。
背景技术
早在1996年WHO《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就提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继续 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4P医学理念,即预测 性(predictive)预防性(preventive)个体化(personalized)和参与性(participatory)也随之提 出。近年中国医疗保健策略正逐渐从以“治疗疾病”向“疾病预防”重点转变的前移战略。
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者N.布赫曼通过相关研究,发现生活中有许多人存在着一种似 健康非健康、似病非病的中间状态,并把介于疾病和健康的中间状态称为“第三状态”。中 华中医药学会在2006年组织起草、发布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中将亚健康定义为:亚 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 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 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许多临床研究表明,对亚健康状态群体进行西医检查,无论是生化 指标还是影像学检查都可以没什么异常,但是该状态却恰恰是疾病的预警状态。对亚健康状 态及时而有效的医疗干预可以避免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疾病的转归和预后。
“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建立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经典医学理论。在中医理论中正气是病与不病之间的决定性因素。大量的研究证实,中医理论的正气御邪与免疫系统调控有着密切的联系。古代医家很早就发现许多对证扶正作用的中草药能帮助人体修复,抵抗病邪,也就是现代医学所热衷于研究的辅助机体免疫调整的药物及食品。扶正药物、食品的调节功效与疾病的预防、调控密切相关。现代医药领域中,此 类研究与实验不胜枚举,实验与临床疗效逐步显现。
亚健康是西医学基于健康标准而提出的一种新概念,迄今为止针对该状态的干预措施 都仅限于饮食起居、生活方式等方面。虽然也有针对慢性疾病高危因素和高危人群的相关 干预,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明确的定位、定性,干预目的性、可靠性均不十分确凿。亚健康虽然是一个基于西医学的概念,但其所反映的理念早在中医《黄帝内经》时代的“治未病”思想中就有体现,重视疾病的预防,提高健康质量及生活质量。中医“治未病”的 理念有着深厚的内涵:平素预防、防患于先、防微杜渐、欲病救萌、已病早治、防其传变。 这与健康管理存在着许多一致性,构建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应将治未病与健康 管理有机结合,将中医药在预防保健领域的优势充分发展出来。
自1977年,《体质病理学研究》正式发表后,历年来学者对该理论体系的不断深入研 究与完善,为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系统,提供了具有切实有效、可细化、量化的操作性强的有统一标准的现代、科学方案。人体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环境的影响下,在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的功能结构和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 这种特殊状态往往决定着他的生理反应的特异性及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所产生病变 类型的倾向性。人类在疾病过程中必有一个从健康到疾病,似病非病的过渡阶段;同样从 疾病恢复到健康也有一个似愈非愈的过渡阶段。处在这个过渡阶段时的体质即被界定为中 医的偏颇体质。越来越多的中医药对某疾病的治疗干预和预防控制与免疫、代谢相关实验 研究,表明中医界定的“偏颇体质”个体与中医界定的平衡、健康个体“平和质”应存在 相关免疫及代谢改变,当机体调整至平和质,免疫系统、代谢状态亦随之调整、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44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原位注入修复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卫生巾透气性的测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