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在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7181.5 | 申请日: | 202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9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柴阿丽;李宝聚;张思雨;芮婷婷;李磊;谢学文;石延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2;A01P1/00;A01P3/00;A01P21/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莫舒颖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贝莱斯 芽孢 杆菌 及其 防治 十字花科 根肿病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ZF481及其应用,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的菌株号为ZF481,已于2020年7月8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20320。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ZF481或/和贝莱斯芽孢杆菌ZF481的代谢物能够预防和/或治疗植物根肿病、或者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植物根肿病的产品。该菌株对根肿菌休眠孢子的活力及萌发均具有抑制作用,对白菜等十字花科作物有很好的促生作用,此外,还对辣椒疫霉菌、茄匍柄霉、尖孢镰孢菌、茄链格孢菌、多主棒孢菌、灰葡萄孢菌、立枯丝核菌等都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中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ZF481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由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in.)侵染所引起的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是世界性土传病害之一。该菌是一种专性寄生菌,不能离体培养,病原菌可以通过种子、土壤、病残体、灌溉水及动物粪便传播,农作物受根肿菌侵染后,根组织异常大量增生,膨大形成瘤状,使根的正常生理机能受阻,地上部植株生长迟缓、缺水蔫萎,造成品质下降减产,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素有“十字花科癌症”之称,严重威胁十字花科作物的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根肿病的防治主要是采用选育抗病品种、农业综合措施药剂防治以及生物防治。但农业综合措施药剂防治和选育抗病品种对根肿病的防治存在污染环境、成本较高和抗病品种长期单一使用会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等问题,寻找有效防治根肿病的方法是迫在眉睫的。近年来,相继报道了采用生物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因其来源广泛、对人畜安全、高效环保的特点而备受研究者的青睐。
在十字花科根肿病生物防治方面,1998年,Arie最早报道头状茎点霉(Phomaglomerata)JCM 9972产生的顶环氧菌素可以抑制根肿菌休眠孢子的萌发,有效控制根肿病的发生(Arie et al.,1998)。此外,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熊国如等,2009)、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刘邮洲等,2014)、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印容等,2016)和淡紫紫孢菌Paecilomyceslilacinus(贾瑞敏等,2020)等生防真菌对十字花科根肿病也有较好的防控效果。但这些生防菌株大多处于试验阶段,应用于实际生产的很少,因此急需寻找新的拮抗微生物资源,以便更有效地控制根肿病的发生和流行。
贝莱斯芽孢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且具有繁殖速度快、营养简单、抗逆性较强等优势。目前关于贝莱斯芽孢杆菌在生物防治中研究和报道还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十字花科根肿病生物防治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ZF481。
本发明所提供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ZF481,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20320。该菌株已于2020年7月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邮编100101。下文简称贝莱斯芽孢杆菌ZF48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71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