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力丝杠式轴向电涡流阻尼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96866.4 | 申请日: | 2021-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5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封周权;陈政清;王帅;华旭刚;牛华伟;陈谨林;张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潇振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6/00 | 分类号: | F16F6/00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唐洪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谷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力 丝杠式 轴向 涡流 阻尼 | ||
本发明涉及阻尼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力丝杠式轴向电涡流阻尼器,包括端头、电涡流阻尼组件、磁力螺杆和与磁力螺杆转动配合的磁力螺母,端头与磁力螺母转动配合;通过磁力螺杆和磁力螺母之间相互转动能够带动电涡流阻尼组件进行阻尼运动,磁力螺杆远离端头的一端用于连接受控结构相对振动两点中的一点,端头用于连接受控结构相对振动两点中的另一点。本申请的一种磁力丝杠式轴向电涡流阻尼器,磁力螺杆和磁力螺母组成的运动转换和放大机构,其极限转速在宏观范围内基本没有限制,所以理论上不存在极限转速的问题。另外,磁场不会因为温度降低而受到影响,在太空等特殊低温环境也可以继续使用本申请的磁力丝杠式轴向电涡流阻尼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尼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力丝杠式轴向电涡流阻尼器。
背景技术
电涡流阻尼产生的基本原理是:当处于局部磁场中的导体板切割磁力线时会在导体板中产生电涡流,电涡流又会产生与原磁场方向相反的新磁场,从而在原磁场和导体之间形成阻碍二者相对运动的阻尼力,同时导体板的电阻效应将导体板获得的动能通过电涡流转换为热能耗散出去。如果将导体板与振动结构相连接,就可以产生结构减振与耗能的作用,成为电涡流阻尼器。与结构振动控制领域常用的一些阻尼装置相比,电涡流阻尼器不依靠机械摩擦耗能,没有工作流体也就不存在漏液和密封的问题,具有可靠性高、耐久性好和构造相对简单等优点,因此特别适合用在要求疲劳寿命长且不易维护的工作环境。
现有的轴向电涡流阻尼器,多采用机械式滚珠丝杠螺杆和螺母组合,形成运动转换和放大机构。机械式滚珠丝杠副最大的问题是存在一个极限转速,也就是当丝杠的DN值(丝杠直径和转速的乘积)大于70000时,容易出现卡死的现象。此外,滚珠丝杠副中存在润滑油,在低温环境下会影响其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电涡流轴向阻尼器中,机械式滚珠丝杠副极限转速大于70000时容易出现卡死的现象和滚珠丝杠副中存在的润滑油在低温环境下效果减退的问题,提供一种无接触的磁力丝杠式轴向电涡流阻尼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磁力丝杠式轴向电涡流阻尼器,包括端头、电涡流阻尼组件、磁力螺杆和与所述磁力螺杆转动配合的磁力螺母,其中,
所述端头与所述磁力螺母转动配合;
通过所述磁力螺杆和所述磁力螺母之间相互转动能够带动所述电涡流阻尼组件进行阻尼运动,
所述磁力螺杆远离所述端头的一端用于连接受控结构相对振动两点中的一点,所述端头用于连接受控结构相对振动两点中的另一点。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磁力丝杠式轴向电涡流阻尼器,工作时,所述磁力螺杆远离所述端头的一端用于连接受控结构相对振动两点中的一点,所述端头用于连接受控结构相对振动两点中的另一点,通过所述磁力螺杆和所述磁力螺母之间相互转动能够带动所述电涡流阻尼组件进行阻尼运动,以起到本申请的磁力丝杠式轴向电涡流阻尼器基本阻尼工作的目的;
磁力螺杆和磁力螺母组成的运动转换和放大机构,其极限转速在宏观范围内基本没有限制,所以理论上不存在极限转速的问题。另外,磁场不会因为温度降低而受到影响,在太空等特殊低温环境也可以继续使用本申请所述的磁力丝杠式轴向电涡流阻尼器。
优选地,所述磁力螺母外侧套设有外支撑管,所述外支撑管与所述磁力螺母转动配合,所述外支撑管与所述端头相连接;
所述电涡流阻尼组件包括电涡流阻尼结构一,所述电涡流阻尼结构一连接于所述外支撑管与所述磁力螺母之间。
具体地,所述外支撑管通过至少一个角接触球轴承一与与所述磁力螺母转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电涡流阻尼结构一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一磁铁和第一导体管,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一导体管两者之一连接于所述磁力螺母上,另一者连接于所述外支撑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潇振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潇振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968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