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IOT测温、定位手环以及AI的疫情防控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89461.8 | 申请日: | 2021-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2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汪泓全;胡蓉;郭艳;夏易辰;唐浩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16H50/80 | 分类号: | G16H50/80;G06K9/62;G06N3/04;G06N3/08;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 代理人: | 罗川 |
| 地址: | 212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iot 测温 定位 以及 ai 疫情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IOT测温、定位手环以及AI的疫情防控系统。所述基于IOT测温、定位手环以及AI的疫情防控系统,包括:被监管者端、服务器端和监管者APP端;其中,所述被监管者端的输出端与所述服务器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服务器端的输出端与所述监管者端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IOT测温、定位手环以及AI的疫情防控系统,该疫情防控系统系统主要由被监管者端、服务器端和监管者APP端组成,其中通过设置测温和定位IOT手环能够实时测量被监管者的体温和位置,得到的温度数据信息以及位置数据信息更精确,通过设置监管者App能实时观测所有被监管者的体温,能及时发现体温异常者,同时能实时观测到所有被监管者的方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疫情防控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IOT测温、定位手环以及AI的疫情防控系统。
背景技术
IOT技术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而目前,社会上使用的疫情防控产品,可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是纯粹的用户信息主动登记,管理员后台人工审核识别是否有异常,然后再进行下一步排查;第二种是通过爬虫手段,监控网络、公众号、各官方网站公布的疫情相关的数据,例如确诊人数、疑似病例,这些确认及疑似曾经的行为轨迹,时间节点等,整合成产品;第三种通过核心的数据类型针对性作出的能够识别或筛选是否有过疫情地出没或疫情确认人员接触概率的产品;但是这三种方案均缺乏实时性,不能实时对被观察者进行准确地管控,对于紧急情况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发现并进行处理,不能及时地收到并处理被观察者的请求和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IOT测温、定位手环以及AI的疫情防控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IOT测温、定位手环以及AI的疫情防控系统,解决了现有的疫情防控措施缺乏实时性,不能实时对被观察者进行准确地管控,对于紧急情况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发现并进行处理,不能及时地收到并处理被观察者的请求和需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基于IOT测温、定位手环以及AI的疫情防控系统,包括:
被监管者端、服务器端和监管者APP端;
其中,所述被监管者端的输出端与所述服务器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服务器端的输出端与所述监管者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被监管者端包括测温和定位 IOT手环和被监管者APP端,所述测温和定位IOT手环内部设置有测温模块、 GPS定位模块和4G模块,所述服务器端包括数据库模块、人群聚集分析模块、人群聚集预测模块。
优选的,所述测温模块用于采集被监管者的温度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端,所述GPS定位模块用于采集实时位置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端,所述4G模块用于与服务器端进行通信。
优选的,所述被监管者APP端分别用于向服务器端获取被监管者的定位、温度数据和人群聚集区域数据,并以地图和列表的形式呈现出来,以及提供被监管者需求编辑和发送的窗口,以便及时向监管者发送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894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