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中心热通道热风循环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74275.7 | 申请日: | 2021-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4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绪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光波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中心 通道 热风 循环 回收 利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中心热通道热风循环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布设在数据中心机房内的机台设备(3),机台设备(3)的热风出风口位置均安装一集气罩(5),机房地面内嵌入布设一个以上的地埋盒(8),地埋盒(8)内均形成一个存储腔(13),一个以上的地埋盒(8)纵横交错布设在机台设备(3)之间,并将各台机台设备(3)独立分割;本发明能够将机台设备的热量进行很好的收集再利用,合理使用资源,同时嵌入式的设计结构不影响正常使用,不占用空间,保温效果好,并具有很好的防火安全性,增加整个回收利用系统的使用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中心机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中心热通道热风循环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机房内设置了大量的数据处理设备,这些设备集中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一般都直接排放至外部环境中,导致外部环境温度提升,也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目前,有人考虑到上述问题,故设计了一种热风的回收利用系统,利用收集起来的热空气,应用在其它空间内,使得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但是目前的回收利用系统存在诸多的不足,如回收系统设计结构不合理,导致回收管道占用室内空间,保温能力差,导致热回收利用率降低,整个回收系统成本高,只具备热回收功能,使用功能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数据中心热通道热风循环回收利用系统,其不仅将整个热风循环回收系统设置在地面中,减少空间占用,外形美观,而且可以利用整个回收系统在发生火灾时达到对机台设备互相隔离的目的,降低火焰的传播速度,进而增加防火安全性,提升回收系统的利用价值,且隔离用的弹性保温隔离层在收纳状态时具有非常好的保温效果,热回收利用率更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数据中心热通道热风循环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布设在数据中心机房内的机台设备,机台设备的热风出风口位置均安装一集气罩,机房地面内嵌入布设一个以上的地埋盒,地埋盒内均形成一个存储腔,一个以上的地埋盒纵横交错布设在机台设备之间,并将各台机台设备独立分割;
存储腔内设置纵横交错设置的导气管,导气管互相导通,且导气管的输出端接一根以上的输气管,输气管将各机台设备输出的热空气输送至各个环境空间内,所述集气罩与导气管之间均通过一对接管连接导通;
存储腔内两侧分别设置有弹性保温隔离层,弹性保温隔离层被压缩在存储腔内,其顶部设置一盖板,盖板与地埋盒之间通过磁吸结构吸合,所述磁吸结构通过环境检测系统控制打开或者关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环境检测系统包括一控制主板、烟雾传感器以及电源,控制主板通过执行电路控制磁吸结构的打开与关闭,烟雾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控制主板的信号输入端,电源为控制主板以及烟雾传感器供电。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磁吸结构包括嵌入设置在地埋盒顶部端面两侧的电磁铁,以及嵌入设置于盖板底部的永磁体,当电磁铁未通电时,永磁体与电磁铁磁力吸合,当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烟雾报警信号时,电磁铁得电后其极性与永磁体极性相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弹性保温隔离层包括两侧的柔性防火隔离层以及设置于柔性防火隔离层中间的弹性橡胶层,弹性保温隔离层呈褶皱状压缩在存储腔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柔性防火隔离层为防火处理后的防火织物,外部粘结一层铝箔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存储腔的底面设置有一层泡沫保温层,整个存储腔内部利用两侧的弹性保温隔离层形成一个封闭的保温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盖板采用一金属装饰铝板,其顶部两侧边均为一个倾斜导向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弹性保温隔离层恢复形变后,其在机台设备之间形成将机台设备互相隔离的防火隔离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本发明在机房内嵌入设置热回收系统,可合理使用热空气,增加资源在利用率,节约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光波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光波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42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