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仿生晶体管的自供电延迟触发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73333.4 | 申请日: | 2021-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4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胡钦宇;王盛凯;姚沛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3K17/28 | 分类号: | H03K17/28;H01L51/05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鄢功军 |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仿生 晶体管 供电 延迟 触发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生晶体管的自供电延迟触发器,包括供电模块,用于提供电能;整流模块,与供电模块相连,用于调整电流形态;储能模块,与整流模块相连,用于储存电能;延迟模块,与整流模块、储能模块分别相连,用于提供触发延迟时间,其中,延迟模块至少包括:仿生晶体管。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仿生晶体管的自供电延迟触发器结构简单,体积小,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及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仿生晶体管的自供电延迟触发器。
背景技术
仿生晶体管是指以碳纳米管为沟道,外围包覆有机薄膜的一类MOS器件,这种器件可以通过施加栅压长时间改变沟道电阻,由于电阻可以在一段时间保持,在多次脉冲刺激的情况下,可以视为之前的刺激影响之后刺激的结果。可以视为器件产生了类似人脑神经的记忆行为,所以称之为仿生晶体管。这种晶体管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制造,性能稳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延时触发器是一种常见的器件,应用广泛。但目前常用的延时触发器都需要复杂的电路结构,持续的外界供电才能工作。这无疑限制了延时触发器的使用范围,提高了其使用成本,不利于其小型化,可穿戴式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仿生晶体管的自供电延迟触发器,以期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提及的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仿生晶体管的自供电延迟触发器,包括:
供电模块,用于提供电能;
整流模块,与上述供电模块相连,用于调整电流形态;
储能模块,与上述整流模块相连,用于储存电能;
延迟模块,与上述整流模块、储能模块分别相连,用于提供触发延迟时间,其中,上述延迟模块至少包括:仿生晶体管。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延迟触发器还包括:负载模块;
上述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与上述整流模块相连,上述整流模块与上述储能模块串联设置;上述延迟模块与上述负载模块串联后再与上述储能模块并联设置;上述延迟模块还通过充电导线与上述整流模块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充电导线上设置有充电开关,所充电开关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光电开关、轻触开关、延时开关。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仿生晶体管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衬底层、有机薄膜层、离子存储层、介质层和顶栅电极层;所述有机薄膜层和离子存储层两端分别设置有源极金属层和漏极金属层,所述源极金属层和漏极金属层均设置于所述介质层上。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充电导线分别与上述顶栅电极层和上述整流模块的负极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有机薄膜层至少包括:由聚咔唑包裹的碳纳米管层。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供电模块至少包括以下之一:驻极体发电机、压电薄膜、压电纳米发电机、摩擦纳米发电机;
其中,上述驻极体发电机包括第一发电体和第二发电体;
上述第一发电体至少包括第一电极层和驻极体层;
上述第二发电体至少包括第二电极层和介电材料层;
其中,上述驻极体层和上述介电材料层相对设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第二发电体可相对于上述驻极体层的表面垂直移动,上述驻极体层与上述介电材料层之间存在间隙。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整流模块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桥式整流电路、全波整流电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储能模块至少包括:电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733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