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高温超导电缆通电导体生产中行线稳定性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67382.7 | 申请日: | 2021-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8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明;包颖;杨柳春;周国山;蔡渊;袁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部超导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2/02 | 分类号: | H01B12/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胡秋婵 |
| 地址: | 215125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高温 超导 电缆 通电 导体 生产 中行 稳定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提高高温超导电缆通电导体生产中行线稳定性的方法,在辅助牵引机上设有用于测量辅助牵引机的履带行走距离的第一传感器,主牵引机上设有用于测量主牵引机的履带行走距离的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与PLC控制器信号连接;主牵引机的传送速度为定值,若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值与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值的差值为负数,则对辅助牵引机提速,若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值与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值的差值为正数,则对辅助牵引机降速;或辅助牵引的传送速度为定值,若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值与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值的差值为负数,则对主牵引机降速,若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值与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值的差值为正数,则对主牵引机提速。本发明提供的生产方法,可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温超导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提高高温超导电缆通电导体生产中行线稳定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超导材料零电阻效应具有无损耗运输电流的性质,应用超导技术将大大降低其不必要的能耗、提升能量传输转化效率,其所带来的重大经济战略意义使其成为当今各国在国防、公共基础建设、工业领域中重点投入研究应用的高新技术。由于其零电阻及高电流密度特性,可扩大电网的输送容量,降低传输损耗,提高输电效率,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并有利于保护环境。建设低压大容量配电高温超导直流输电工程,具有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当前阶段开展工程示范,对于推进超导直流输电工程技术发展、降低未来投资成本等具有重要意义。
超导输电直流电缆为同轴电缆结构,沿其径向由内而外依次设有波纹管、超导带、半导电带、低温冷绝缘层、半导电带、主绝缘、半导电带、超导带、半导电带、低温冷绝缘层、半导电带、接地层、固定层、半导电带、绕包保护层、低温杜瓦管道和外护层。超导输电直流电缆的本体生产不包括低温杜瓦管和外护层,由于波纹管有波峰波谷,且有一定弹性收缩,当波纹管在轴向发生形变后,一旦牵引走线松开垂直于电缆的压力,波纹管的回缩必定带着超导带材和绝缘材料由紧绷状态变为松弛状态,严重影响超导直流电缆的机械、电气性能。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高温超导电缆通电导体生产中行线稳定性的方法,保证超导直流电缆的稳定生产。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提高高温超导电缆通电导体生产中行线稳定性的方法,生产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放线装置、辅助牵引机、超导带材绕包装置、绝缘绕包装置、主牵引机、及收线装置,所述辅助牵引机上设有用于测量辅助牵引机的履带行走距离的第一传感器,所述主牵引机上设有用于测量主牵引机的履带行走距离的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与PLC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主牵引机的传送速度为定值,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值与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值的差值为负数,则对所述辅助牵引机提速,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值与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值的差值为正数,则对所述辅助牵引机降速;
或所述辅助牵引机的传送速度为定值,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值与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值的差值为负数,则对所述主牵引机降速,若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值与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的数值的差值为正数,则对所述主牵引机提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牵引机的牵引长度大于所述辅助牵引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牵引机的牵引长度为所述主牵引机的25%~3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超导带材绕包装置的进口设有第一计米器,所述超导带材绕包装置的出口设有第二计米器,所述第一计米器、第二计米器与所述PLC控制器信号连接;
若所述第一计米器、第二计米器测得数值差值为正数,则对辅助牵引机降速/主牵引机提速;若所述第一计米器、第二计米器测得数值差值为负数,则对辅助牵引机提速/主牵引机降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部超导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东部超导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73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接装置及手持环设备
- 下一篇:散热结构及变频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