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脉搏动声波掌式分析仪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67074.4 | 申请日: | 2021-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1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姜林娣;马莉莉;陈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7/04 | 分类号: | A61B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脉 搏动 声波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脉搏动声波掌式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声波接受器、声波传感器、信号接收器和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与信号接收器连接,智能设备搭载具有控制、显示、回放、储存、处理和分析声波的专用软件并设置可触摸显示屏和控制键,对信号接收器传入的所述数字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后显示、回放和储存。本发明将动脉杂音的声波转化为电信号,最终转化为直观的图形和数值,通过仪器分析替代人为判断和识别,获得有效的客观数据,实现动脉杂音的客观评估。能够无创动态测定颈动脉搏动时血流冲击血管壁产生的声波强度和传播方向,形成图像和参数,有助于医学诊断和随访,指导临床,对血管腔狭窄或扩张程度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脉搏动声波掌式分析仪。
背景技术
正常情况下,血液在动脉内流动呈层流状态,不产生声音。在血流加快、管壁异常如狭窄或扩张的情况下,血流则由层流变为湍流,进而形成漩涡,冲击血管壁产生振动,此时,于病变动脉处听诊可闻及杂音,且随着管腔病变严重度加重,动脉杂音强度随之增强。双侧颈动脉位置表浅,最易听诊到血管杂音。
既往临床主要通过听诊器来进行颈动脉杂音的识别和人为判读杂音的强度。只有通过为期5年以上临床培训、具有丰富经验的专科医生才能有效发现颈动脉杂音的存在和强度判断,且不同检查者间存在非常高的异质性。特别对动脉杂音强度判断,人为判读仅能进行半定量分析,缺乏稳定、精确的客观数据。动态随访时,同一检查者存在回忆偏倚,不同检查者间更无法实现比较,因此,无法获取有效的动态随访数据。
颈动脉杂音的声波如能被捕获,形成声波图,通过分析其波峰、波谷及波形,可有助于判断血管腔病变程度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动脉杂音的识别和判断依赖于有经验的医生执行,且无客观数值进行不同患者间比较和帮助动态随访同一患者的转归。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动脉搏动声波掌式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声波接受器、声波传感器、信号接收器和智能设备;
所述声波接受器为膜式听诊器头,用于设在颈动脉搏动处接受动脉搏动时传出的声波;
所述声波接受器采用减噪材料制作声波振动接收膜,用于去除动脉搏动声波中的干扰噪音;
所述声波传感器与声波接受器连接接收声波接受器传入的声波信号,并将所述声波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所述信号接收器与声波传感器连接,接收声波传感器传入的电信号和列阵信息,并将所述电信号和列阵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
所述智能设备与信号接收器连接,智能设备搭载具有控制、显示、回放、储存、处理和分析声波的专用软件并设置可触摸显示屏和控制键,对信号接收器传入的所述数字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后显示、回放和储存。
优选地,所述智能设备包括中央控制模块、信号分析模块、图形分析模块、数据储存模块和输出管理模块;
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用于调控数字信息接受、处理到分析的整个过程,并对信号分析模块和图形分析模块进行调节和监控,控制数据储存模块数据的存入与调取,以及输出管理模块的特性选择和控制;
所述信息分析模块用于执行信号处理和声波图形的参数分析,并对在特定时间内输入的动态数据进行平均处理;
所述图形分析模块通过信号分析模块输入或数据储存模块调取的数字信号创建声波图像,并对创建的声波图像数据进行校正处理后创建随时间波动的动态图像;
所述数据储存模块用于存储信息分析模块和图形分析模块分析后的数字信息数据,并根据中央控制模块的指令调取数据;
所述输出管理模块用于显示信息分析模块和图形分析模块分析后的图像和参数,并上传云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670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