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薄膜切割方法、复合薄膜及电子元器件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55076.1 | 申请日: | 2021-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9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翠;刘桂银;张秀全;连坤;张涛;杨超;刘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晶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D5/00 | 分类号: | B28D5/00;B32B9/00;B32B9/04;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薄膜 切割 方法 电子元器件 | ||
1.一种复合薄膜切割方法,初始复合薄膜经切割成为符合预期尺寸的复合薄膜,所述复合薄膜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薄膜层以及衬底层,所述衬底层由衬底晶圆构成;所述复合薄膜以及所述初始复合薄膜的结构一致;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衬底晶圆的解理结构,确定所述衬底晶圆的解理方向以及垂直于所述解理方向的垂直方向;
根据复合薄膜的预期尺寸,在所述衬底晶圆上形成至少两个与所述解理方向平行的第一缺口;任意相邻两个第一缺口之间的间距离为所述复合薄膜的长度;
沿着所述第一缺口所在方向对所述初始复合薄膜施加压力,使得所述初始复合薄膜分裂,形成解理切割面;所述薄膜层处解理切割面的边缘损伤小于或等于0.5μm;
根据所述规范尺寸,在所述解理切割面上形成至少两个与所述垂直方向平行的第二缺口;任意相邻两个第二缺口之间的间距离为所述复合薄膜的宽度;
沿着所述第二缺口方向对分裂后的复合薄膜进行切割,形成第二切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薄膜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第二切割面,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第二切割面进行抛光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薄膜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第一缺口所在方向对所述初始复合薄膜施加压力,使得所述初始复合薄膜分裂,形成解理切割面,包括:
利用滚轮沿着所述第一缺口所在方向对所述初始复合薄膜施加压力,使得所述初始复合薄膜分裂,形成解理切割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薄膜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第一缺口所在方向对所述初始复合薄膜施加压力,使得所述初始复合薄膜分裂,形成解理切割面,包括:
利用吸盘吸住所述初始复合薄膜中第一缺口两侧中的任意一侧,沿着所述第一缺口,拉动所述初始复合薄膜中第一缺口的另一侧,使得所述初始复合薄膜分裂,形成解理切割面。
5.一种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薄膜采用权1至权4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制备,所述复合薄膜从上至下依次包括:薄膜层以及衬底层;
所述衬底层包括解理切割面;
所述薄膜层为单晶结构;
所述薄膜层的边缘损伤小于或等于0.5μ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层的材质为铌酸锂、钽酸锂、石英、砷化镓或四硼酸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衬底层的材质为硅、氮化镓、砷化镓、磷化铟、碳化硅、金刚石以及氧化镓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层以及所述薄膜层之间还包括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为单层或多层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层的厚度小于所述衬底层的厚度。
9.一种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元器件包括所述权5至权8中的任意一种复合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晶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晶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50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