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应水坑的道路修复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41257.9 | 申请日: | 2021-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2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杨芬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芬芬 |
| 主分类号: | E01C23/09 | 分类号: | E01C23/09;E01C23/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09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水坑 道路 修复 装置 | ||
一种适应水坑的道路修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侧固定连接有环形箱,所述环形箱内设有上侧开口的环形腔,所述环形箱的环形腔的内部设有喷水降温的喷水机构,所述环形箱右侧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侧的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外侧设有用于探测宽度的探测机构,所述底座下侧设有用于切割路面的切割机构,所述环形箱左侧设有驱动所述喷水装置以及所述切割装置的驱动机构,该装置可以将坑洞内的水抽干同时对坑洞进行周边探测,抽出的水用于切割路面降温,然后根据用于探测的抵接杆的位置的不同,使得四个抵接杆将坑洞完全包裹,该装置可以使得四个切割刀移动到任何位置进行切割路面的工作,切割刀可以切除坑洞附近易破损的路面,便于修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适应水坑的道路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马路在长期使用以及被大型车辆碾压后,很容易出现破损,而破损的路面又很容易积水,且水不容易排出去,会对修复的过程造成影响,现有的对于路面破损的修复装置只是将加热的沥青浇筑在路面的破损处,然后将该处的沥青压实,该种方式对于破损边缘较散乱的坑洞的效果不佳,且破损的坑洞的边缘未进行切除,处于不牢固的状态,这种边缘极易再次破损,形成更大的一个坑洞,且路面的修复装置功能单一,只是进行简单的原料填充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应水坑的道路修复装置,该装置可以将积水的坑洞内的水抽干的同时对坑洞进行周边探测的功能,抽出的水可以用于切割路面降温,然后根据用于探测的抵接杆的位置的不同,使得四个抵接杆转动后形成的一个圆可以将坑洞完全包裹,该装置可以使得四个切割刀移动到任何位置均可以进行切割路面的工作,切割刀可以切除坑洞附近易破损的路面,便于修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适应水坑的道路修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外侧滑动连接有矩形分布的四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下侧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支撑块内设有朝向所述底座的对称中心的凹槽,所述支撑块的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下侧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侧的电动推杆,所述底座上侧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的环形箱,所述环形箱内设有上侧开口的环形腔,所述环形箱的环形腔的内部设有用于间歇性喷水降温的喷水机构,所述环形箱右侧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侧的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外侧设有向所述环形箱的对称中心一个延伸的用于探测宽度的探测机构,所述底座下侧设有用于切割路面的切割机构,所述环形箱左侧设有分布驱动所述喷水装置以及所述切割装置的驱动机构。
可优选地,所述喷水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环形箱的环形腔的下侧内壁的四个滑动块,四个所述滑动块关于所述环形箱的对称中心中心对称,四个所述滑动块上侧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环形箱上侧的转板,所述环形箱的环形腔的靠近所述环形箱的对称中心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喷水块,所述喷水块内设有贯通连接于所述环形箱的环形腔的喷水腔,所述喷水腔贯穿所述喷水块,所述喷水腔的水平段内壁滑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环形箱的对称中心的一侧与所述喷水腔的水平段内壁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有挡板。
可优选地,所述探测机构包括花键连接于所述固定箱外侧的花键套筒,所述花键套筒外侧转动连接有竖直段位于所述环形箱内的直角杆,所述固定箱内设有右侧贯穿所述固定箱的直角槽,所述直角槽的下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上侧转动连接有向上延伸的螺纹轴,所述螺纹轴螺纹连接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直角槽竖直段内壁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竖直段上侧固定连接于所述直角杆的水平段下侧,所述直角杆竖直段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套筒,所述直角杆竖直段内设有向下贯穿的吸水腔,所述直角杆竖直段下侧与所述滑动套筒之间设有衔接弹簧,所述滑动套筒下侧设有固定于所述吸水腔内壁的抽水泵,所述滑动套筒外侧设有圆周阵列分布的六个凹槽,所述滑动套筒的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侧与所述滑动套筒的凹槽的内壁之间设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块转动连接有向下延伸的抵接杆,所述抵接杆与所述滑动套筒之间设有连接弹簧,所述吸水腔与所述环形箱的环形腔之间通过水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芬芬,未经杨芬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12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造精炼渣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塑胶跑道涂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