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扩张式呼吸道通畅吸痰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38833.4 | 申请日: | 2021-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8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本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本利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黄玉清 |
| 地址: | 256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张 呼吸道 通畅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张式呼吸道通畅吸痰装置,包括收集筒,所述收集筒的右壁上端贯穿设有连通插口,所述收集筒的上沿螺纹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的下端设有收集袋,所述盖体的上壁分别贯穿设有收集口及吸引口,所述连通插口的上端拼插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与所述吸引口之间拼插有吸引管,所述三通管的右端拼插有连接管,所述收集口的上端拼插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左端拼插有扩张管,所述扩张管的侧表面上端设有扩张板,所述扩张管的下端连通连接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左端连通连接有扩张气囊,所述扩张气囊的侧壁均匀设有吸引槽,通过扩张板将患者的嘴巴扩张开张开,使得患者不会咬住吸痰管,不需要消耗额外的人力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内科吸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扩张式呼吸道通畅吸痰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通气患者需要气道管理,气道管理的关键是及时抽吸气道中的分泌物,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其呼吸道内常常淤积有大量的痰,如果不能及时将其清除的话就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呼吸,严重者还会引发窒息从而造成生命危险,现有的除痰大多都是由医护人员将管子插入患者的呼吸道,然后通过管子将痰液吸出来,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当患者意识不清晰无法自主张嘴时需要医护人员将患者的嘴撑开,不仅如此,在整个吸痰过程中,都需要其他人员将患者的嘴巴始终张开,否则患者会咬住吸痰管,因此需要消耗额外的人力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张式呼吸道通畅吸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除痰大多都是由医护人员将管子插入患者的呼吸道,然后通过管子将痰液吸出来,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当患者意识不清晰无法自主张嘴时需要医护人员将患者的嘴撑开,不仅如此,在整个吸痰过程中,都需要其他人员将患者的嘴巴始终张开,否则患者会咬住吸痰管,因此需要消耗额外的人力资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扩张式呼吸道通畅吸痰装置,包括收集筒,所述收集筒的右壁上端贯穿设有连通插口,所述收集筒的上沿通过螺纹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的下端且在所述收集筒的内部设有收集袋,所述盖体的上壁左右两端分别贯穿设有收集口及吸引口,所述收集口及所述吸引口均与所述收集袋连通连接,所述收集口的下端且在收集袋的内部设有收集管,所述连通插口的上端拼插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左端与所述吸引口之间拼插有吸引管,所述三通管的右端拼插有连接管,所述收集口的上端拼插有软管的右端,所述软管的左端拼插有扩张管,所述扩张管的侧表面上端设有扩张板,所述扩张板的侧表面一周设有咬持槽,所述扩张管的下端连通连接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左端连通连接有吸引座,所述吸引座的左端设有呼吸管,所述呼吸管的外表面一周设有扩张气囊,所述吸引座的左端且在所述扩张气囊的右端设有呼吸通道,所述吸引座的内部且在相邻所述呼吸通道之间贯穿设有吸引分管的右端,所述吸引分管的左端贯穿所述扩张气囊的右壁伸入到所述扩张气囊的内部,所述扩张气囊的上下及前后内表面均设有吸引槽,所述扩张气囊的内部与所述吸引槽对应的位置设有吸引头,所述吸引头与所述吸引分管连通连接,所述吸引头与所述吸引槽接触的表面均匀贯穿设有吸引口,所述吸引口贯穿所述扩张气囊的侧壁伸入到所述吸引槽的内部,所述扩张板的上表面左端设有充放气快插口,所述扩张板的内部贯穿设有与所述充放气快插口连通连接的充放气管的上端,所述充放气管的下端沿着所述扩张管及所述波纹管的左侧外表面与所述扩张气囊连通连接,所述扩张管及所述波纹管的左侧外表面与所述充放气管对应的位置均设有卡环。
优选的,所述收集袋为PE-聚乙烯材质厚度为.mm的筒状塑料袋,所述收集袋在充气膨胀后的外部尺寸、直径及体积与所述收集筒的内腔尺寸、直径及体积一致。
优选的,所述收集管的壁厚与所述吸引管及所述连接管的壁厚一致,所述收集管的内径与所述收集口及所述吸引口的内径一致,所述收集管的下端伸入到所述收集袋的内部下端,所述收集管的下端口呈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波纹管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端头,两个所述波纹管的连接端头分别拼插在所述扩张管的下端口内部及吸引头的右端口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本利,未经张本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88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