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梅毒、尖锐湿疣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33567.6 | 申请日: | 2021-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1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明炳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炳春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31/04;A61P31/20;A61K35/36;A61K35/413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 地址: | 6414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梅毒 尖锐湿疣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梅毒、尖锐湿疣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芪15份、茵陈10份、茯苓10份、连翘10份、金银花10份、野菊花10份、穿山甲5份、败酱草7份、皂角刺7份、熊胆粉0.5份、黄芩10份、海南沉5份、白芷5份、白芍7份、白鲜皮7份、赶黄草8份、地黄7份、草红藤5份、党参9份、川芎7份、丹参7份、郁金4.5份、三棱4.5份、蓬莪术4.5份、黄丝姜4.5份、紫草8份和甘草3份;其制备方法为:将药物粉碎,向其中加炼蜜混匀成团,将药团发汗发酵,将药团制成药丸并进行灭菌即可。该中药制剂可有效解决现有的药物对梅毒、尖锐湿疣治疗效果差,副作用法,无法彻底治愈疾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梅毒、尖锐湿疣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梅毒是苍白螺旋体(TP)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经典的性传播疾病,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并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梅毒也可能很多年无症状,而呈潜伏状态。梅毒主要通过性交传染,也可以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而发生胎传梅毒。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多数发生于包皮、龟头、女性阴部或肛门附近等部位。损害先是出现淡红色柔软的丘疹,此后逐渐数目增多,体积增大,表面凸凹不平,通常无自觉症状。
目前,针对梅毒和尖锐湿疣的常规治疗方法是通过抗生素、激素、激光、手术等进行治疗,但是,上述方法均存在治标不治本的问题,治疗的效果较差,致病病毒难以有效清除,疾病难以治愈,且给患者代来经济和心里双重压力。且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激素使得胃肠道的菌群失调絮乱,容易诱发其他疾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梅毒、尖锐湿疣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制剂可有效解决现有的药物在治疗梅毒、尖锐湿疣方面存在的治疗效果差,,副作用大,无法彻底治愈疾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梅毒、尖锐湿疣的中药制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芪10-20份、茵陈5-15份、茯苓5-15份、连翘5-15份、金银花5-15份、野菊花5-15份、穿山甲2-8份、败酱草4-12份、皂角刺4-12份、熊胆粉0.2-0.7份、黄芩5-15份、海南沉2-8份、白芷2-8份、白芍4-12份、白鲜皮4-12份、赶黄草4-14份、地黄4-12份、草红藤2-8份、党参5-15份、川芎4-12份、丹参4-12份、郁金2-8份、三棱2-8份、蓬莪术2-8份、黄丝姜2-8份、紫草4-12份和甘草1-5份。
进一步地,黄芪13-17份、茵陈8-12份、茯苓8-12份、连翘8-12份、金银花8-12份、野菊花8-12份、穿山甲4-7份、败酱草5-9份、皂角刺5-9份、熊胆粉0.3-0.6份、黄芩8-12份、海南沉3-7份、白芷3-6份、白芍5-9份、白鲜皮5-9份、赶黄草6-9份、地黄5-9份、草红藤3-7份、党参7-10份、川芎5-9份、丹参5-9份、郁金3-6份、三棱3-6份、蓬莪术3-6份、黄丝姜3-6份、紫草7-10份和甘草2-4份。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芪15份、茵陈10份、茯苓10份、连翘10份、金银花10份、野菊花10份、穿山甲5份、败酱草7份、皂角刺7份、熊胆粉0.5份、黄芩10份、海南沉5份、白芷5份、白芍7份、白鲜皮7份、赶黄草8份、地黄7份、草红藤5份、党参9份、川芎7份、丹参7份、郁金4.5份、三棱4.5份、蓬莪术4.5份、黄丝姜4.5份、紫草8份和甘草3份。
上述方案中,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的作用。黄芪能促进机体代谢、抗疲劳、促进血清和肝脏蛋白质的更新;能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干扰素系统有促进作用,可提高机体的抗病力;对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所致细胞病变有轻度抑制作用;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炳春,未经明炳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35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折叠的贴墙仪壁挂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波纹双面呢绒面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