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镀铝膜机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30042.7 | 申请日: | 2021-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6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 发明(设计)人: | 彭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爱加真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C14/56 | 分类号: | C23C14/56;C23C14/20;C23C14/24 |
| 代理公司: | 赣州捷信协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1 | 代理人: | 吴余琴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镀铝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智能镀铝膜机,包括真空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壳体(1)内部下端通过轴承活动设置有镀膜鼓(2),所述真空壳体(1)上端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设置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转动盘(4),所述第一转动盘(4)外侧表面四周开设有若干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内部活动卡合设置有安装块(6),所述安装块(6)表面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设置有放卷滚筒(7),所述安装槽(5)与安装块(6)之间设置有第一卡合机构,所述第一卡合机构包括卡槽(8)、固定块(9)、活动杆(10)、横杆(11)、卡杆(12)、第一挤压块(13)、连接杆(14)、第二挤压块(15)、第一弹簧(16)、第一按钮(17),所述安装块(6)表面上端与下端均开设有卡槽(8),所述第一转动盘(4)内部在安装槽(5)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内部活动穿插设置有活动杆(10),所述活动杆(10)一端固定设置有横杆(11),所述安装槽(5)内部上端与下端均活动穿插设置有卡杆(12),所述卡杆(12)活动卡合设置在卡槽(8),所述横杆(11)靠近卡杆(12)的一端与卡杆(1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10)远离横杆(1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挤压块(13),所述第一转动盘(4)内部一侧活动穿插设置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靠近第一挤压块(1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挤压块(15),所述第一挤压块(13)与第二挤压块(15)外侧表面之间相互贴合,所述活动杆(10)外侧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16),所述连接杆(14)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按钮(17),所述真空壳体(1)内部远离第一转轴(3)的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设置有第二转轴(18),所述第二转轴(18)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转动盘(19),所述第二转动盘(19)外侧表面通过轴承活动设置有第三转轴(20),所述第三转轴(20)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矩形块(21),所述矩形块(21)外侧表面活动套设有套筒(22),所述套筒(22)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粘连层(23),所述第二转动盘(19)表面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座(24),所述第一安装座(24)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动机(25),所述第一电动机(25)的输出轴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三转轴(20)之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远离第一转动盘(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26),所述真空壳体(1)外侧表面在第一齿轮(26)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安装座(27),所述第二安装座(27)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28),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8)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齿条(29),所述第一齿条(29)与第一齿轮(26)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真空壳体(1)内侧侧壁固定设置有滑轨(30),所述滑轨(30)外侧表面活动套设有固定框架(31),所述固定框架(31)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32),所述第二电动推杆(32)一端固定设置有吸盘(33),所述真空壳体(1)内部在镀膜鼓(2)上端两侧均通过轴承活动设置有第四转轴(34),所述第四转轴(34)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张紧滚轮(35);所述真空壳体(1)内部在第一张紧滚轮(35)上端通过轴承活动设置有第五转轴(36),所述第五转轴(36)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张紧滚轮(37);所述固定框架(31)内部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三安装座(38)、第二电动机(39)、转动杆(40)、滚轮(41),所述固定框架(31)内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三安装座(38),所述第三安装座(38)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电动机(39),所述第二电动机(39)的输出轴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设置有转动杆(40),所述转动杆(40)下端固定设置有滚轮(41),所述滚轮(41)与滑轨(30)外侧表面之间相互贴合;所述固定框架(31)下端中部通过轴承活动设置有第六转轴(42),所述第六转轴(42)下端固定设置有导向轮(43),所述导向轮(43)活动卡合设置在滑轨(30)内部;所述真空壳体(1)表面在第二安装座(27)一侧固定设置有第四安装座(44),所述第四安装座(44)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三电动推杆(45),所述第三电动推杆(45)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齿条(46),所述第二转轴(18)远离第二转动盘(19)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47),所述第二齿条(46)与第二齿轮(47)之间相互啮合;所述放卷滚筒(7)表面一侧固定设置有配重块(48);所述第三转轴(20)内部设置有第二卡合机构,所述第二卡合机构包括第二按钮(49)、伸缩杆(50)、限位块(51)、安装杆(52)、第一功能块(53)、传动杆(54)、第二功能块(55),所述第三转轴(20)内部一侧活动穿插设置有第二按钮(49),所述第三转轴(20)内部一侧固定设置有伸缩杆(50),所述伸缩杆(50)上端与下端均固定设置有限位块(51),所述第二按钮(49)靠近伸缩杆(50)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安装杆(52),所述安装杆(52)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功能块(53),所述第一功能块(53)内部活动设置有传动杆(54),所述限位块(51)外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功能块(55),所述传动杆(54)靠近第二功能块(55)的一端与第二功能块(55)之间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50)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5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镀铝膜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使用装置时先推动第二电动推杆(32)推动吸盘(33),从而使得吸盘(33)贴合在放卷滚筒(7)表面缠绕的薄膜开口处,如此即可通过吸盘(33)吸附固定在薄膜开口的处,并且此时通过配重块(48)可以使得放卷滚筒(7)表面垂直向下的位置一致,从而可以使得放卷滚筒(7)表面缠绕薄膜的开口位置一致,从而可以方便吸盘(33)进行吸附固定薄膜的开口处,随后打开第二电动机(39)通过第二电动机(39)带动滚轮(41)转动,如此即可使得固定框架(31)以及被吸盘(33)吸附固定住的薄膜沿着滑轨(30)的轨迹,穿过第一张紧滚轮(35)、第二张紧滚轮(37)以及镀膜鼓(2)之间,直到使得薄膜移动到套筒(22)处,此时控制第二电动推杆(32)伸长,如此即可推动吸盘(33)和薄膜向套筒(22)方向靠近,如此即可使得薄膜粘连在粘连层(23),此时即可控制第一电动机(25)转动,从而可以带动套筒(22)和粘连层(23)转动,如此即可使得薄膜缠绕在套筒(22)和粘连层(23)外侧表面,并且此时会使得薄膜张紧在第一张紧滚轮(35)、第二张紧滚轮(37)以及镀膜鼓(2)表面,如此随着套筒(22)的转动即可自动带动薄膜在镀膜鼓(2)表面进行镀膜;
第二步;而在一卷薄膜镀膜完成后,此时控制第二电动机(39)带动滚轮(41)反转,如此即可使得固定框架(31)以及吸盘(33)复位,随后通过第一电动推杆(28)和第三电动推杆(45)分别转动第一转动盘(4)和第二转动盘(19),使得空置的放卷滚筒(7)以及缠绕收纳加工好薄膜的套筒(22)移开,然后使得新的放卷滚筒(7)和空置的套筒(22)移动到最下端,然后重复第一步骤,如此即可无需打开真空壳体(1),也无需人工,即可连续上料进行镀膜操作,其工作效率以及智能化程度高;
第三步:在装置储存在真空壳体(1)内部所有的放卷滚筒(7)表面的薄膜加工完成后,即可打开真空壳体(1),然后对空置的放卷滚筒(7)以及缠绕收纳加工好薄膜的套筒(22)进行拆卸,拆卸放卷滚筒(7)时,只需按动第一按钮(17),如此即可通过第一挤压块(13)挤压第二挤压块(15),从而使得卡杆(12)向两侧张开不再卡住卡槽(8),随即即可快拆放卷滚筒(7),而在拆卸套筒(22)时,只需拉动第二按钮(49),如此即可通过传动杆(54)带动限位块(51)相互靠近,如此即可使得限位块(51)不再卡住套筒(22),随后即可将套筒(22)从矩形块(21)外侧表面取下,如此即可完成快拆工作,装置拆卸过程方便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爱加真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爱加真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004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铸模产品脱模机构
- 下一篇:激光雷达的激光发射装置以及激光雷达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