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复合壳体轮廓的检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26143.7 | 申请日: | 2021-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6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梁纪秋;赵飞;司学龙;范开春;周睿;肖任勤;张鹏铭;储成彪;钟志文;徐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
| 主分类号: | F02K9/96 | 分类号: | F02K9/96;F02K9/34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 地址: | 43004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固体 火箭发动机 复合 壳体 轮廓 检测 系统 | ||
1.一种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复合壳体轮廓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芯模(1);
待检测的壳体(2),其在所述芯模(1)上缠绕成型;
一可沿平行于所述轴线的方向往复移动的纱架车(3);
检测机构,其包括:
-检测支架(4),其固设在所述纱架车(3)上;
-至少三个检测探头(5),其上下布设在所述检测支架(4)上,所有所述检测探头(5)的探测方向均穿过所述轴线;同时,在所述检测探头(5)沿所述轴线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检测探头(5)持续检测各自到所述壳体(2)的距离,以根据检测到的所有距离确定所述壳体(2)的轮廓尺寸;
所述检测支架(4)包括支杆(41)、第一伸臂(42)、第二伸臂(43)和第三伸臂(44),所述支杆(41)竖直设置在所述纱架车(3)上,所述第一伸臂(42)、第二伸臂(43)和第三伸臂(44)依次上下安装在所述支杆(41)上,且所述第一伸臂(42)、第二伸臂(43)和第三伸臂(44)上各安装有一个所述检测探头(5);
所述第一伸臂(42)位于所述壳体(2)的上方,且所述第一伸臂(42)上安装有探测方向竖直向下的所述检测探头(5);
所述第二伸臂(43)位于所述壳体(2)旁,且所述第二伸臂(43)上安装有探测方向沿水平方向向前的所述检测探头(5);
所述第三伸臂(44)位于所述壳体(2)的下方,且所述第三伸臂(44)上安装有探测方向竖直向上的所述检测探头(5);
同时,三个所述检测探头(5)的探测方向汇集形成一个在所述轴线上的点;
所述第一伸臂(42)组设在所述支杆(41)的上部,并通过安装在所述支杆(41)顶端的第一电机(46)沿所述支杆(41)上下移动;
所述支杆(41)的中部向后延伸形成一个支座(45),所述第二伸臂(43)组设在所述支座(45)上并穿过所述支杆(41),所述第二伸臂(43)通过安装在所述支座(45)后端的第二电机(47)沿所述支座(45)前后移动;
所述第三伸臂(44)组设在所述支杆(41)的下部,并通过安装在所述支杆(41)底端的第三电机(48)沿所述支杆(41)上下移动;
所述第一伸臂(42)和所述第三伸臂(44)均具有向前伸出的第一状态和向后折弯的第二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复合壳体轮廓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支架(4)安装在所述纱架车(3)的边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复合壳体轮廓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探头(5)为激光测距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复合壳体轮廓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2)为回转体构造,其两端均呈不规则的椭球型,中间呈直筒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复合壳体轮廓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设置的轨道(6),所述轨道(6)与所述芯模(1)平行设置,所述纱架车(3)组设在所述轨道(6)上,并可在所述轨道(6)上沿平行所述轴线的方向往复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未经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61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