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值守停机舱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11113.9 | 申请日: | 2021-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9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诚;李威;尤冰冰;冉德伟;陈晨;黄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航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F1/00 | 分类号: | B64F1/00;B60L53/16;E04H6/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彭伶俐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值守 机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值守停机舱,包括舱体、升降分隔板、第一舱门、第二舱门、水平驱动电机、水平螺母丝杠副、升降驱动电机、升降螺母丝杠副以及充电座;舱体开设有上端敞口的机体容纳腔,机体容纳腔的敞口端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一舱门和第二舱门,水平驱动电机通过水平螺母丝杠副与第一舱门和第二舱门传动连接;升降分隔板滑动连接在机体容纳腔的竖直侧壁上,升降驱动电机通过升降螺母丝杠副与升降分隔板传动连接;机体容纳腔的底部设置有充电座,充电座用于对无人机进行充电。达到的技术效果为:可以远程操控、自主充电、自主起降、集群化自主作业等,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电力巡检、管道巡检、森林防火、应急侦测等行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辅助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值守停机舱,可以远程操控、自主充电、自主起降、集群化自主作业等,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电力巡检、管道巡检、森林防火、应急侦测等行业。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制造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引入了无人机的应用,现有无人机搭载云台相机,在进行常规观察、监视的时候需要飞到目标区域附近控制云台方位确定目标位置大概方位再进行定位、放大、定位再继续放大,步骤多,单点进行监视的时候操作复杂度不大,但需要无人机进行多点定位巡检的时候缺乏高效定位从而进行巡检的方法,多点定位巡检时需反复进行调节且对已经进行巡检过的位置不具有记忆功能,再次巡检时需进行二次调节才可进行巡检,效率低。多旋翼无人值守系统属于新兴应用模式,通过其应用,可减少人员投入,提高作业效率,为多旋翼无人机大面积推广提供有力保障,为诸如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安防仓库、石油管道、海岸巡查等应用环境提供了一种更便捷、智能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值守停机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无人值守停机舱,包括舱体、升降分隔板、第一舱门、第二舱门、水平驱动电机、水平螺母丝杠副、升降驱动电机、升降螺母丝杠副以及充电座;所述舱体开设有上端敞口的机体容纳腔,所述机体容纳腔的敞口端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一舱门和所述第二舱门,所述水平驱动电机分别通过所述水平螺母丝杠副与所述第一舱门和所述第二舱门传动连接;所述升降分隔板滑动连接在所述机体容纳腔的竖直侧壁上,所述升降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升降螺母丝杠副与所述升降分隔板传动连接;所述机体容纳腔的底部设置有充电座,所述充电座用于对无人机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分隔板将所述机体容纳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位于所述升降分隔板的下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机翼容纳腔,所述舱体的敞口端的两个长度边缘分别设置有所述机翼容纳腔,所述机翼容纳腔向所述舱体外部延伸。
进一步地,还包括侧盖,所述第一舱门的两个与所述第一舱门滑动方向平行的侧边缘均设置有所述侧盖,所述侧盖用于封堵所述机翼容纳腔。
进一步地,还包括检修门,所述舱体的竖直侧壁上设置有所述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滚轮,所述舱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所述滚轮,所述滚轮为万向轮。
进一步地,还包括加强框架,所述升降分隔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所述加强框架,所述加强框架为扁平型钢焊接而成的框架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机舱控制器、机舱无线模块和指挥终端,所述升降驱动电机以及所述水平驱动电机均与所述机舱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机舱控制器与所述机舱无线模块电连接,所述指挥终端与所述机舱无线模块无线电连接,所述指挥终端内设置有水平舱门开启键、水平舱门闭合键、升降板上升键以及升降板下降键;当按压所述水平舱门开启键时,所述第一舱门和所述第二舱门背离对向开启;当按压所述水平舱门闭合键时,所述第一舱门和所述第二舱门相互靠近闭合;当按压所述升降板上升键时,所述升降分隔板上升至上极限位置;当按压所述升降板下降键时,所述升降分隔板下降至下极限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航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航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11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