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柑橘红蜘蛛的死亡谷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及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095546.X 申请日: 2021-01-25
公开(公告)号: CN112889843B 公开(公告)日: 2021-09-24
发明(设计)人: 刘晓艳;闵勇;饶犇;周荣华;陈伟;廖先清;王开梅;石丽桥;刘冬梅;杨靖钟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
主分类号: A01N63/22 分类号: A01N63/22;A01N61/00;A01N25/14;A01P7/02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代理人: 龚莹莹
地址: 430000***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治 柑橘 红蜘蛛 死亡 谷芽 杆菌 可湿性粉剂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柑橘红蜘蛛的死亡谷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及应用,所述可湿性粉剂的组分按重量份配比包括:死亡谷芽胞杆菌原粉20~30,十二烷基磺酸钠5~10,木质素磺酸钠5~10,黄原胶0.5~1.5,腐殖酸0.5~1.5;所述的死亡谷芽胞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5087。本发明相对于常规的药剂,对靶标害螨防治效果更为彻底,且对使用者和环境生物更为安全。本发明可达到更加有效地防治害螨,同时对人体及环境生物更加友好的生态效益。室内活性和田间防效试验研究结果均表明,本发明对柑橘红蜘蛛表现出优异的杀螨活性,可作为田间防治的有效药剂加以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柑橘红蜘蛛的死亡谷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及应用。

背景技术

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McGregor),又名柑橘红蜘蛛,属蛛形纲(Arachnida) 蜱螨目(Acarina)叶螨科(Tetranychidae)全爪螨属(Panonychus)。危害寄主广泛,如柑橘、枇杷、葡萄、樱桃、桃、梨等,尤其对柑橘类危害严重。主要为害寄主的叶片、嫩枝、幼果、花蕾等部位,尤以嫩叶和嫩梢受害严重。受害部位先褪绿色,后呈现灰白色斑点,叶片失去光泽,受害果实呈灰白色,严重时造成大量落叶、落花、落果,嫩稍枯死,极大地影响了柑橘产量和品质。

柑橘全爪螨的防治方法主要分为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农业防治包括冬季清园,清理病叶并集中烧毁,降低害螨越冬数量;加强肥水管理,改善果园小气候等。生物防治包括利用天敌、生物杀螨剂等绿色安全的手段加以防控。化学防治主要采用化学杀螨剂等药剂来进行防治。近年来由于杀螨剂品种缺乏替代,造成杀螨剂的大量反复使用,加快了害螨抗性的产生,导致螨害越来越重,给种植户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死亡谷芽胞杆菌(Bacillus vallismortis)是一种好氧、产胞的革兰氏阳性细菌。1996年首次由美国生物学家Michael S.Roberts从美国死亡谷国家公园的土壤中分离获得,并命名为死亡谷芽胞杆菌。该种芽胞杆菌与枯草芽胞杆菌很相似,但是其脂肪酸的组成和DNA序列均与枯草芽胞杆菌有区别。目前国际上对死亡谷芽胞杆菌研究报道的文献很少,主要集中在亲缘性分析、抑菌活性、降解活性、生物吸附活性及产酶情况等方面的研究,对环境抗逆性强,且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可以广泛的应用到农业、医药及环境治理等领域。

死亡谷芽胞杆菌NBIF-001也为申请人公开过的具有专利权的菌株,所述的菌株可用于防治西瓜枯萎病、黄瓜灰霉病、水稻纹枯病以及抑螨;同时该菌株还可以抑制真菌,包括番茄枯萎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禾谷镰刀菌、小麦赤霉病菌或水稻纹枯病菌。

本发明主要针对于NBIF-001菌株进行了不同剂型的创制与应用,一个新产品的上市,剂型的差异对于产品性能好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一个菌株,不同剂型产品的杀虫效果也不同,如“阿维菌素不同剂型对果树害虫田间控制效果比较”(仇贵生等,2009),实验结果显示药后2天1.8%阿维菌素乳油3mg/kg处理防效为96.5%,速效性均显著好于同浓度处理的1.2%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86.9%,表明乳油剂型的速效性好于微囊悬浮剂剂型。

各种添加剂对于活体微生物的影响更大,需要找到不影响微生物活性物质及生长繁殖的最佳配方。中国发明专利“防治食用菌菇蚊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方法及应用”及“一种含有普鲁兰多糖的苏云金芽抱杆菌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中均涉及不同配方的微生物可湿性粉剂产品(不同的稳定剂、分散剂或是防冻剂),对于不同株的生防菌的生防效果是有影响的,辅料的配方对主效成分会有影响。

目前国际上还未见针对死亡谷芽胞杆菌开发的相关剂型产品,因此基于以上背景,有必要开发死亡谷芽胞杆菌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用于柑橘红蜘蛛防治领域,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未经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55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