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目视觉的目标定位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95520.5 | 申请日: | 2021-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5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 发明(设计)人: | 熊丹;杨延杰;黄奕勇;付康佳;刘红卫;韩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G01B11/14;G01C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4 | 代理人: | 张文 |
| 地址: | 1000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目视 目标 定位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多目视觉的目标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待测目标区域覆盖至少四个视觉测量单元,每个视觉测量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相机和至少一个激光测距仪;
确定视觉测量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标定视觉测量单元中相机与激光测距仪之间的相对位姿关系;
利用相机采集包括目标区域的图像,确定目标在图像中的位置和目标在相机坐标系下的方向;
调整激光测距仪,使激光测距仪对准目标,测量目标到激光测距仪的距离;
利用至少四个视觉测量单元获取的距离信息,计算目标的位置;
标定视觉测量单元中相机与激光测距仪之间的相对位姿关系,包括步骤S31-S32:
S31,标定相机内参;
S32,确定相机坐标系下的激光测距仪的光轴向量和激光测距仪原点在相机坐标系下的坐标;
当激光测距仪的激光光斑可见时,确定相机坐标系下的激光测距仪的光轴向量和激光测距仪原点在相机坐标系下的坐标,包括步骤S3201-S3210:
S3201,设定激光测距仪光轴的三维向量为Cn=[nx,ny,nz]T,激光测距仪原点在相机坐标系下的坐标为Ct=[tx,ty,tz]T;
S3202,利用激光测距仪测量相机坐标系下任意一点Cpi=[Cxi,Cyi,Czi]T,并得到反馈距离li;
S3203,确定激光测距仪的测量斑点的图像坐标值wi=[ui,vi,1]T;
S3204,利用标定的相机内参数K和畸变参数D得到图像坐标到相机坐标的投影方程P(K,D),将图像坐标值wi=[ui,vi,1]T转换到相机坐标系下为:ki[xi,yi,1]T=P(K,D)wi,xi和yi能够通过以上方程求解,ki为未知参数;
S3205,根据ki[xi,yi,1]T=Ct+Cn*li=[Cxi,Cyi,Czi]T,确定求解方程组:
fq1=tx+nxli-xitz-xinzli=0
fq2=ty+nyli-yitz-yinzli=0
S3206,移动视觉测量单元,获取Q个不同的图像,Q≥3,基于获取的图像得到Q个方程组,Q个方程组包括2Q个方程;
S3207,基于方程组,利用奇异值求解法求解光轴向量Cn=[nx,ny,nz]T和原点坐标Ct=[tx,ty,tz]T的初始值;
S3208,构造Cn的约束条件为:
S3209,构造优化函数为:ρ表示惩罚因子;
S3210,根据Cn和Ct的初始值、约束条件和优化函数,通过最小二乘优化算法获取Cn和Ct的精确值,并对获取的Cn进行归一化,以转换为单位向量;
当激光测距仪的激光光斑不可见时,确定相机坐标系下的激光测距仪的光轴向量和激光测距仪原点在相机坐标系下的坐标,包括步骤S3211-S3222:
S3211,设定激光测距仪光轴的三维向量为Cn=[nx,ny,nz]T,激光测距仪原点在相机坐标系下的坐标为Ct=[tx,ty,tz]T;
S3212,构建同时满足相机和激光测距仪的测量要求的平面标定板;
S3213,确定标定板坐标系与相机坐标系的相对位姿关系;
S3214,确定标定板平面方程:π:AX+BY+CZ+D=0;
S3215,确定相机坐标系下标定板平面方程:A'x+B'y+C'z+D'=0;
S3216,利用激光测距仪测量相机坐标系标定板上任意一点Cpi=[Cxi,Cyi,Czi]T,并得到反馈距离li;
S3217,确定求解方程组:
fp1=Cxi-tx-nxli=0
fp2=Cyi-ty-nyli
fp3=Czi-tz-nzli
fp4=(A',B',C',D')[Cxi,Cyi,Czi,1]T=0
S3218,移动标定板,且保证移动前后的标定板不平行,获取P个不同的图像,P≥3,基于获取的图像得到P个方程组,P个方程组包括4P个方程;
S3219,基于方程组,利用奇异值求解法求解光轴向量Cn=[nx,ny,nz]T和原点坐标Ct=[tx,ty,tz]T的初始值;
S3220,构造Cn的约束条件为:
S3221,构造优化函数为:ρ表示惩罚因子;
S3222,根据Cn和Ct的初始值、约束条件和优化函数,通过最小二乘优化算法获取Cn和Ct的精确值,并对获取的Cn进行归一化,以转换为单位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552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