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析定子绕组系统强迫振动耦合特性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90182.6 | 申请日: | 2021-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1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 发明(设计)人: | 何玉灵;孙凯;王烁;单玉楠;张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 主分类号: | G01M7/04 | 分类号: | G01M7/04;G01M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符继超 |
| 地址: | 071003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解析 定子 绕组 系统 强迫 振动 耦合 特性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解析定子绕组系统强迫振动耦合特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11)、转子(4)、绕组(13)、传动机构、支撑机构和测量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拖动电机(6)、联轴器(5)、转轴(1)和滚动轴承(2);所述拖动电机(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5)与转轴(1)连接,所述转轴(1)贯穿转子(4)并与转子(4)固定,所述转子(4)两端的转轴(1)上设置滚动轴承(2),所述支撑机构用于固定拖动电机(6)、滚动轴承(2)和定子(11),所述测量机构用于测量绕组(13)的振动量;
所述测量机构包括传感器(10)和激振器(12),所述传感器(10)设置在绕组(13)的径向和切向方向,所述激振器(12)设置在定子(11)的底端;
在拖动电机(6)运行状态下,关闭激振器(12),测得一次强迫振动量,在拖动电机(6)非运行状态下,通过调节激振器(12)的频率以及激振幅值,模拟施加在定子(11)上的磁拉力,测得二次强迫振动量,在拖动电机(6)运行状态下并打开激振器(12),测得一、二次耦合强迫振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解析定子绕组系统强迫振动耦合特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10)通过采集仪与计算机(8)连接,所述采集仪将传感器(10)的模拟量信号转化成数字量信号传递给计算机(8)。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解析定子绕组系统强迫振动耦合特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轴承座(3),垫块(15),固定座(7),支撑台(18)和底座(17),所述定子(11)、垫块(15)和支撑台(18)均固定在底座(17)上,所述轴承座(3)与滚动轴承(2)的外环固定套接,所述轴承座(3)与垫块(1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7)用于支撑拖动电机(6)并与支撑台(18)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解析定子绕组系统强迫振动耦合特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15)具有高度调节功能,通过调节垫块(15)高度,使转子(4)、转轴(1)和拖动电机(6)同心。
5.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解析定子绕组系统强迫振动耦合特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通上设置支撑螺钉(9),用于支撑底座(17)。
6.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解析定子绕组系统强迫振动耦合特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11)底端连接两个弧形板(14),所述弧形板(14)的弧形面与定子(11)外圆面重合,两个弧形板(14)的平面和定子(11)的端面重合,并通过固定螺钉(16)将弧形板(14)与定子(11)固定,所述弧形板(14)的底部与底座(17)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解析定子绕组系统强迫振动耦合特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13)分为三相,按照Y形连接,直线段固定在定子(11)凹槽中;所述绕组(13)为双层结构,同一匝的一个直线段线棒在一个凹槽的上层,另一个直线段线棒在凹槽的下层;同一匝绕组两个直线段线棒间隔三个凹槽。
8.一种解析定子绕组系统强迫振动耦合特性的方法,其适用于权利要求1-7中任一种解析定子绕组系统强迫振动耦合特性的装置,步骤包括,
激振器12固定在定子(11)正下方,启动激振器(12),调整频率和幅值,对通过传感器(10)采集到的绕组(13)振动信号读取、输出,得到二次强迫振动量;
关闭激振器(12),拖动电机(6)通入三相交流电,并调至额定转速,对通过传感器(10)采集到的绕组(13)振动信号读取、输出,得到一次强迫振动量;
启动激振器(12),在拖动电机(6)工作的同时测量绕组振动,对通过传感器(10)采集到的信号读取、输出,得到一、二次耦合强迫振动量;
通过计算机(8)对一次强迫振动量、二次强迫振动量和一、二次耦合强迫振动量进行分析,若一、二次耦合强迫振动量所得的结果比其它两种情况都大,则说明两种力为加强关系;否则,两者为削减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01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温海水钻井液
- 下一篇:一种储量核实方法及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