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台区低压线路损耗和电能表运行误差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59440.4 | 申请日: | 2021-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9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昊;张密;刘婧;林繁涛;于海波;周晖;彭楚宁;王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27/26 | 分类号: | G01R27/26;G01R31/00;G01R3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刘海蓉 |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低压 线路 损耗 电能表 运行 误差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台区低压线路损耗和电能表运行误差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基于台区树形拓扑和总分数学关系,利用基尔霍夫定律建立台区低压线路损耗模型,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电能表运行误差数学模型,将采集的总表供电量数据和分表冻结用电量数据代入所述运行误差数学模型中得到一组方程,对所述方程组求解确定台区各个支路的等效电阻,各个计量点的计算误差,再根据支路等效电阻和计算误差确定低压线路损耗以及各个计量点的运行误差。所述方法和系统不需要知道台区真实电力拓扑,只需要知道台区总表和分表,以及台区总表供电量和分表的冻结用电量,即可利用大数据,获取台区低压线路损耗和固定损耗的准确值,操作简单,效率极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数据分析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确定台区低压线路损耗和电能表运行误差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对电能表计量误差进行校准的传统方法,是将待校电能表与更高准确度等级的标准器进行比较,得到电能表误差。比较典型的如在实验室用高准确度等级的电能表去校准低准确度等级的电能表;以及在电能表运行过程中,采用准确度更高的现场校验仪,对比电能表与现场校验仪在同一段时间内的计量差别,得到电能表运行误差。
传统方法对安装在运的智能电能表要进行现场校验或拆回实验室检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效率较低,工作量大;
(2) 难以及时发现智能电能表的各类问题;
(3) 无法覆盖全量在运智能电能表。
而现有技术中通过大数据技术以台区为单位研究计算台区低压线路损耗,以及台区下各智能电能表运行误差的方法,其把观察时段内的台区低压线路损耗率当作固定值,而这是与台区运行实际不符合的,从而使计算的计量点的运行误差会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能量守恒定律计算计量点运行误差时,将低压线路损耗率作为定值,使计算的计量点运行误差不准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台区低压线路损耗和电能表运行误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台区总表和用户分表的档案信息,并根据所述档案信息采集个相等时间段的台区总表供电量数据和所述台区个用户分表计量点的冻结用电量数据;
根据所述总表供电量数据和冻结用电量数据,以及预先建立的低压线路损耗模型和电能表运行误差数学模型生成包含个方程的方程组;
求解包含所述个方程的方程组,确定所述台区个用户分表计量点的计算误差、所述台区的各个支路的等效电阻;
根据所述台区个用户分表计量点的计算误差、所述台区的各个支路的等效电阻,所述台区个用户分表计量点的电压和功率因数,以及预先建立的低压线路损耗模型确定个相等时间段的线路损耗;并根据所述台区个用户分表计量点的计算误差确定所述台区个用户分表计量点的运行误差。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在采集台区总表和用户分表的档案信息之前还包括:
利用基尔霍夫定律建立台区低压线路损耗模型,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是台区各个支路的等效电阻,和是台区第个用户分表计量点和第个用户分表计量点在相等时间段的冻结用电量,和是台区第个用户分表计量点和第个用户分表计量点在相等时间段的计算误差,和是台区第个用户分表计量点和第个用户分表计量点的电压,和是台区第个计量点个用户分表计量点和第个用户计量点个用户分表计量点的功率因数,是台区用户分表计量点的数量,,;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基于建立的台区低压线路损耗模型建立电能表运行误差数学模型,其计算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94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