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离散采样数据的高速列车事件触发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23907.X | 申请日: | 2021-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3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 发明(设计)人: | 高士根;白卫齐;郑玥;郑伟;董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1L15/00 | 分类号: | B61L15/00;G06F30/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刘源 |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离散 采样 数据 高速 列车 事件 触发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离散采样数据的高速列车事件触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进行列车运行时纵向受力分析,建立高速列车单质点模型;具体包括:
列车运行时受力包括车钩力、牵引力、空气阻力和滚动阻力;
S11令某列列车为一组串联的刚性质点,以列车运行方向的第一辆车体作为车头,向车尾依次排序,建立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
其中,di为车厢i与车厢i+1之间的车钩i的位移,mi和vi分别为车厢i的质量和速度,Fi为车厢i受到的牵引/制动力,g(di)为车钩i的车钩力,f(vi)为车厢i单位质量受到的基本运行阻力;
S12通过式表示所述车钩力,其中,α和β是车钩的刚度系数与阻尼系数;
S13通过f(vi)=c0+cvvi+cavi2 (3)表示列车受到的单位质量基本阻力f(vi),其中,c0、cv和ca为戴维斯系数;
S14令fm=c0+cvvi表示列车受到的滚动机械阻力,令fa=cavi2表示列车受到的空气阻力,令dd为列车巡航时所有车钩目标位移,vd为列车的目标巡航速度;
S2周期采集列车时速和位置,获得列车状态信息,并结合所述高速列车单质点模型,建立高速列车的误差动态方程;具体包括:
S21令和分别表示车钩i的期望位移误差和车厢i的期望速度误差,获得
S22令ui为每一辆列车的控制输入信号;根据式(1)在期望速度dd处进行泰勒展开,将高阶误差项忽略,获得
S23将式(5)转换为如下的紧凑形式,建立列车的线性动力学方程其中矢量x为矢量u为u=[u1,u2,...,un]T∈Rn,矩阵A和B的具体构成包括:
和
其中,进一步获得以及tr(A)0;
S24将式(6)进行转换处理,获得其中,τ为常数,表示为周期采样的间隔,χ(·)为饱和函数,表示为χm为列车的牵引/制动饱和值;
S3基于所述误差动态方程,构建低增益抗饱和控制器;
S4通过所述低增益抗饱和控制器,对列车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所述误差动态方程,构建低增益抗饱和控制器包括:
S31令参数ω的初始值满足其中控制参数ω随着控制器的切换次数从初值
S32令为第i次切换控制之后的第k次控制,判断控制器是否处于饱和的时刻,其中i≥1,k∈Z;
S33令若则执行步骤S35,若则执行步骤S34;
S34令ωi=ω*,建立所述低增益抗饱和控制器
S35令ωi=ω*-ε,建立所述低增益抗饱和控制器
并停止切换;
式中,ω=-2min{Re(λi(A))},i∈I[1,2n-1] (12),
χm为列车的牵引/制动饱和值,满足|u(t)|≤χm,列车的初始误差假设对于满足ρ表示一个正常数满足ρ∈(0,1],表示一个充分小的正数,若越小则切换控制的间隔越短,ε表示一个足够小的正数,用于令区间逼近为系统的初始时刻,tr(A2)表示矩阵A2的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过所述低增益抗饱和控制器,对列车进行控制包括:
S41设置事件触发规则
ρ是满足0ρ≤1的常数,Φ=ATP(ω)+P(ω)A+ωP(ω),P(ω)是满足Riccati方程ATP(ω)+P(ω)A-P(ω)BBTP(ω)=-(ω)P(ω)的解,inf{·}表示集合的下确界;
S42根据所述事件触发规则获得所述低增益抗饱和控制器的更新时刻;
S43通过所述低增益抗饱和控制器调整列车的牵引/制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390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