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22418.2 | 申请日: | 2021-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4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中哲;张俊辉;叶志远;吴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3C1/266 | 分类号: | E03C1/26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奇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93 | 代理人: | 贺心韬 |
| 地址: | 321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垃圾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环保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包括落水口连接管,所述落水口连接管安装在水槽的落水口处,所述落水口连接管下端可拆卸的安装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内安装有能够上下运动的伸出管,所述伸出管管壁上设有内外贯穿的进料孔,所述进料孔至少设置两个,所述进料管下侧固定连接有内筒,所述内筒外固定套有上外壳,该一种环保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在在垃圾较多时,可使伸出管伸出至水槽中,使容纳垃圾的空间增加,从而无需使用者多次启动垃圾处理器,也无需使用者多次将垃圾送入,使使用更加便捷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厨房垃圾处理器是安装于家庭厨房洗菜盆的排水口处,可方便地将菜头菜尾、剩菜剩饭等食物性厨余垃圾将食物垃圾研磨成细小的颗粒顺水流排出管道,在使用中,经常会存在水槽内垃圾较多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垃圾处理器的进料口容量较小,就需要垃圾处理器多次启动然后使用者多次将垃圾送入进料口处,较为繁琐,并且,现阶段的垃圾处理器经常会出现过载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是在垃圾较多的时候,使用者将垃圾用力按压,使一次性进行打碎的垃圾密度较大导致的,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本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解决了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包括落水口连接管,所述落水口连接管安装在水槽的落水口处,所述落水口连接管下端可拆卸的安装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内安装有能够上下运动的伸出管,所述伸出管管壁上设有内外贯穿的进料孔,所述进料孔至少设置两个,所述进料管下侧固定连接有内筒,所述内筒外固定套有上外壳,所述内筒中设有打碎腔,所述打碎腔上侧与进料管连通、下侧向下开口,所述上外壳与所述内筒之间形成环形的上排污腔,所述上排污腔与所述打碎腔之间通过设置在打碎腔内壁中的排料孔连通,所述内筒中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上侧动力轴固定安装有刀盘,所述刀盘上表面安装有刀片,所述刀盘中设有上下贯穿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壁中设有导轨腔,所述导轨腔中设有能向贯穿孔处滑动的门板,所述上外壳下侧可拆卸的安装有下外壳,所述下外壳中设有与所述上排污腔连通的下排污腔,所述下排污腔外侧安装有排污管,所述下排污腔底壁倾斜设置,靠近所述排污管一侧最低,所述打碎腔下侧与所述下排污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下排污腔底壁中设有定位圆孔,所述内筒的下侧插入所述定位圆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管内壁中设有第一电动导轨,所述伸出管外壁与所述第一电动导轨的滑动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管管壁中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中设有第二电动导轨,所述容纳腔中设有与所述第二电动导轨的滑动件连接的补缺块,所述补缺块能够插入到进料孔中,使所述伸出管的管内壁平滑,避免垃圾挂壁。
进一步地,所述上排污腔内壁中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与所述排料孔一一对应,所述收纳腔中均设有圆杆,所述圆杆与收纳腔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所述上外壳中设有液压泵,每个所述收纳腔均通过管道与所述液压泵连通,所述液压泵向所述收纳腔中充气后,所述圆杆伸出至排料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打碎腔内壁均匀固定设置有固定齿。
进一步地,所述下外壳与所述上外壳之间以及所述落水口连接管与所述进料管之间均采用螺栓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腔中设有第三电动导轨,所述第三电动导轨上的滑动件与所述门板连接。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一种环保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在在垃圾较多时,可使伸出管12伸出至水槽中,使容纳垃圾的空间增加,从而无需使用者多次启动垃圾处理器,也无需使用者多次将垃圾送入,使使用更加便捷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24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