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林下种草的绿肥种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19845.5 | 申请日: | 2021-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0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张展;李晓敏;张冰;杨政;张要军;苗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20/00;A01B79/02;A01B79/00;A01C1/06;A01C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王玲 |
| 地址: | 475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林下 种草 绿肥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林下种草的绿肥种植方法,包括规划区域、开沟以及翻耕、采集土样并分析、选择绿肥种子、拌药种植、田间管理、翻压或收割。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所规划区域进行标号,使每个区域具有纵横坐标,进而便于分配给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通过开设深沟,既能够起到分隔相邻区域的作用,同时也可作为排水沟,便于对种植区域进行排水;对土壤进行取样分析,反映土壤的成分以及理化性质,以能够对所选绿肥种子提供参考依据;对绿肥种子进行拌药所采用的药剂包括杀菌剂、杀虫剂、营养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杀菌防病以及杀虫防害,增补发芽期的营养,调节催促种子发芽和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肥种植,具体为一种基于林下种草的绿肥种植方法,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果树生产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我国果树种植长期存在水土流失、超量施肥和果实品质不高的问题,为了减少地表径流、阻控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物理性状、培肥地力和减少化肥施用,也为了抑制杂草滋生、减少除草剂使用、改善果园生态微气候、调节土壤温湿度的作用,现有技术往往采用绿肥种植技术。
绿肥是用作肥料的绿色植物体,是一种养分完全的生物肥源。种绿肥不仅是一种增加肥源的有效方法,而且对改良土壤也有很大的作用。绿肥能够为土壤提供丰富的养分、能使土壤中难溶性养分转化、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以及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但是要想充分发挥绿肥的增产作用,必须做到合理地种植,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林下种草的绿肥种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林下种草的绿肥种植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于林下种草的绿肥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规划区域,根据树木园林的占地面积以及地形地势,将园林区域进行整体规划,并根据地形地势将区域进行划分,并对所划分的各个区域进行编号标记;
步骤二、开沟以及翻耕,对所划分的各个区域间的分隔线处进行开沟,并对每个区域使用自动化翻耕机对土壤进行翻耕处理;
步骤三、采集土样并分析,采集所划分的各个区域的土壤样本,并对所采集土壤样本的组成成分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定性及定量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
步骤四、选择绿肥种子,根据所分析出的土壤成分含量,并结合当地气候环境,选择适合种植的绿肥种子;
步骤五、拌药种植,在绿肥种子播种前,将绿肥种子与农作物药剂进行混合拌匀,并将拌有农药的种子种植在各个区域内;
步骤六、田间管理,在绿肥种子的生长期间,定期进行杂草清除、施肥施水管理;
步骤七、翻压或收割,在绿肥生长到一定高度后,采用剪草机将绿肥的茎叶剪去,然后撒在地面或施在沟里,随后翻耕入土壤中,当绿肥生长到收获期,采用收割粉碎一体机对绿肥进行收割,并进行粉碎后撒在地面,通过微生物的腐解实现对土壤的施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一中,对园林区域进行划分时,采用纵横向划分,并将纵向区域以字母A、B、C...Z进行标号,将横向区域以1、2、3...n进行标号。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二中,开沟时所开沟槽的宽度为50cm,深度为50cm,且开沟过程中翻起的土壤堆在沟槽的两侧。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二中,进行翻耕时,采用由两侧向中间的耕作顺序,并将土壤向内侧翻耕。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三中,进行采样时,选择多点采样,且每两个采样点间距误差范围在1-2m,且每一个采样点的土样厚度、深浅以及宽狭的误差范围在0-10cm。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四中,所选的绿肥种子经过筛种、晒种以及浸种等处理,其中,筛种时先采用10-15%的盐水溶液进行第一次筛选,然后采用筛网进行第二次筛选,筛种时采用平铺晾晒,浸种时采用用0.2%钼酸铵溶液浸种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学,未经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98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ETC技术的智慧加油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肥一体过滤灌溉装置





